文学馆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392章 三件憾事

第392章 三件憾事


众人一听,这不是找抽吗?刚刚派出一个使者被打了耳刮子,还从枢密院学士贬为漳州知府,其他的有谁愿意呢?

        就在众人沉默不语的时候,一个声音传来:“圣上,微臣不才,愿意前往传达天意。”

        杨昭定睛看去,最先一惊,继而一喜,笑道:“原来是吕潜吕孔昭啊,你愿意前往朕非常开心。

        议事完成之后你留下,朕有两句要交代你。”

        吕潜一听大喜过望,拱了拱手退回去,整个人也陷入无限感概之中。

        吕潜乃前明大学士,四川遂宁人,四省总督吕大器之后,生于1621年,在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中举人,在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中三甲第287名进士,可以说少年英才。

        谁料到第二年李自成率兵进入北京,大明王朝随即土崩瓦解,一家辗转赶到南京,但其父吕大器弹劾马士英而逃亡到广东,吕潜则奉养母亲于湖州。

        鞑子下江南,一家生活几乎陷入赤贫之中,老母亲最后客死他乡,继而听到老父虽然被朝廷封为四省总督,但竟然病死于任上。

        吕潜一度想扶灵回乡,以归葬老母,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再加上大明瓦解之后吕潜几乎失去生活来源,如此只好奔走于湖州、扬州,依靠朋友接济生活。

        听到忠勇军东进的时候,吕潜再也忍耐不住,在去岁冬天离开湖州,一路辗转反复,在今年夏天方投入军中,现在成为枢密院学士处理庶务。

        看到朝议结束之后,吕潜出列正准备见驾,谁知道杨昭站起来径直退回太平府里面的知府衙门。

        吕潜怔怔的站着,想起一些传闻,就因为圣上一意孤行要攻打老父担保的李占春、于大春部最后忧劳成疾而病死家中的。

        就在发怔的时候,枢密正使殷承柞从后门走过来拍了拍吕潜的肩膀道:“孔昭怎么愣在这里,圣上让老父带先生到后院相见呢。”

        吕潜尴尬的笑道:“怎敢劳烦中堂大人。”

        殷承柞笑了笑,拉着吕潜的手进入内堂,只见杨昭在一个餐桌上坐下,旁边还站着马妃马凤玉呢?

        吕潜大惊,连忙跪下直呼万岁。

        杨昭站起来,将其扶起道:“孔昭,你也到枢密院半年多了,怎么不知道规矩呢?所有臣工鞠躬就是了,不需要跪下。

        你看看,地上这么凉,小心着凉啊。”

        吕潜坚持道:“圣上,别的时候微臣可以不跪,但这次微臣一定要跪啊。微臣感谢圣上替微臣料理老父后事,并且收留微臣小女啊。”

        杨昭神色黯淡,笑道:“孔昭兄,万勿如此。想崇祯十五年你我同到成都考举人的时候,当时孔昭兄对朕也多有所接济啊。

        孔昭兄这次出使闽南,朕非常高兴,特的准备一桌便餐,大家边吃边聊。”

        当即坐在上首,贵妃马凤玉坐在身侧,殷承柞、吕潜坐在两侧作陪。

        令吕潜感到惊讶的是饭菜非常简单,两个荤菜四个素材一个汤菜,殷承柞在旁边说道:“圣上,今天有口福了,往日跟随陛下吃饭,往往是四菜一汤,怎么今天多了两道菜呢?”

        杨昭哈哈大笑道:“殷兄,你这就取笑朕了。这也不少了,你看看师傅们做得还可口,那顿不是有剩菜吗,这不是可惜了吗?”

        吕潜放下筷子,拱手道:“圣上,臣听营中兄弟们说了,张献忠乱川整个四川农事基本上全都耽误下来,鞑子入川更是烧杀抢掠,想当日天府之国的四川有的地方竟然易子相食,圣上实在太不容易啊。”

        杨昭叹息着拍了拍吕潜道:“孔昭兄,国破家亡,大家都不容易啊。虽然如此,但朕对这三件事还是感到万分内疚啊。”

        吕潜内心一惊,问道:“圣上,你说的那三件事,说来臣等听听。”

        杨昭叹息道:“第一件事就是鞑子入川,想当日朕虽然只有四万兵马,若在鞑子在大败张献忠的时候朕就尽起大军逼向鞑子,如此豪格也不会分兵攻打成都,如此或者能够挡住鞑子进入四川,保卫当地民众啊。

        孔昭啊,你不知道当时民众多惨啊,大家刚刚脱离张献忠魔抓,有的地方土地已经荒了两年多了,有的地方人开始吃树皮了,鞑子入川,那简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啊。

        朕好后悔啊,若朕拼劲全力挡住,到时候再有杨展老将军,曹勋老将军他们,如此还真的可能将鞑子挡住呢?”

        旁边的殷承柞摇头道:“圣上,当时民众都以为鞑子是三头六臂,再说了我们刚刚收留两万多张献忠遗弃的民众,我们刚刚收编了张献忠残部,全军根本没有整编,怎么有战斗力呢?”

        杨昭叹息道:“话虽如此,但大家守土有责,看到鞑子祸害百姓,朕心中有愧啊。”

        吕潜也劝诫道:“圣上,当时鞑子风头正健,圣上率领义军大败鞑子大军,民众莫不拍手称快,圣上万不可自责啊。”

        杨昭叹息道:“但无论如何,朕还是感到内心有愧啊,这也是朕最内疚的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杨展将军。朕明明感到武大定、袁韬不可信任,还是让他们与杨展老将军一道率兵南征孙可望。

        想杨展老将军乃朕军中前辈,长官,在朕最为落魄的时候与前任巡抚陈士奇一道提拔朕,让朕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让朕可以建功立业,但朕识人不明,没有保护好杨展老将军,朕有愧啊。”

        吕潜叹息道:“圣上,那个袁韬、武大定实在禽兽不如,为了争夺云南竟然害死杨老将军,真是罪大恶极。

        圣上也不用太自责了,微臣想老将军天上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

        杨昭摇摇头道:“哎,想杨老将军豪气干云,竟然遭受小人陷害,真是让人感到痛心啊。”

        马凤玉嘟噜着嘴问道:“那你说说,还有那件事让你感到内疚呢?”

        杨昭看了看马凤玉,看了看吕潜道:“这件事与你们有关,那就是朕竟然不顾吕总督、秦老将军阻扰,起兵攻打李占春、于大春部。”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6/16312/90735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