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388章 不知死活的阿济格

第388章 不知死活的阿济格


庐江县昔日曾是庐江府的治所,虽然后来将治所搬迁到庐江县,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城池也颇为坚固。

        在阿济格、谭泰率领满蒙汉大军驻防桐城的时候,离桐城百余里的庐江县就成为后勤补给重地,由鞑子绿营总兵张朝珍率领3千人马驻防。

        这天中午张朝珍正在喝茶,突然听到数万忠勇军密密麻麻的从东南方向杀来。

        听到这里张朝珍大惊失色,慌里慌张的爬上城楼,只见一队队忠勇军源源不绝的开到,长长的队伍更是看不到尽头。

        这忠勇军与其他各部都不一样,一营开往城东南的冶父山上,一营开往城南的绣溪,然后以此构筑工事。

        看到这幅架势,张朝珍颇为惊慌,一面下令紧闭城门,所有兵丁上城防守,一面派出使者向桐城的阿济格、谭泰报信。

        派出了几拨信使,但刚刚打马走出城门,忠勇军斥候蜂拥而至,远远的举起手中的三眼铳一番猛射。

        看到几泼信使全部都被杀戮殆尽,张朝珍战在城楼上心急如焚,到最后虽然重赏也无人愿意出城送死。

        张朝珍看着一个个面露怯意的绿营兵丁,大骂不已,但一切无济于事。

        到下午时分忠勇军完成集结,架在冶父山上的那十余门红衣大炮连番射击,整个城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在佛郎机炮、火枪掩护下,马鸣銮亲率第20营的兵丁爬上云梯,杀入城内。

        而此时在桐城,听到杨昭抵达安庆,正准备率部东征的时候,阿济格召集伪安亲王岳乐、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梅勒额真图海、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祖泽润、满兵部尚书明安达礼、河南巡抚吴景道议事。

        看着济济一堂的满蒙汉将领,阿济格笑道:“杨昭目中无人,竟然对我们数万大军视而不见,真是闻所未闻亦。

        我军满洲八旗与杨昭七战虽墨,但那主要是因为地形、天气原因,这淮北可不比江南,气候适宜,平原众多。”

        曾率部深入江西作战的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笑道:“王爷,这南方真的不是人待的地方,不但热而且还潮湿,哪像我们辽东秋高气爽的。

        这次杨昭竟然敢在冬季东征江南,他不知道我等准备给他一个围魏救赵啊。”

        安亲王岳乐看着众人,满是忧虑道:“各位,杨昭极善于用兵,连豫亲王都曾经败在他手上啊,本次偷袭最多能够迫使其退兵,如此缓解对金陵的压力啊。

        不说杨昭留下刘维明、娄义驻守大别山地区的英县、霍山县,就是在武昌、襄阳都驻防重兵,我们这次要偷袭武昌、襄阳困难重重啊。”

        阿济格摇头道:“我骑兵来去如风,特别是在平原上更是如此,再加上现在是冬天,我们再也不能像往常那样坐着挨打了。

        杨昭虽然连番七次大败我八旗劲旅,但这次我辽东、京师八旗精壮全部抽调出征,如此方有如此大军。

        虽然要大败忠勇军难上加难,但若要逼迫杨昭退兵还是有把握的。”

        众人一听,想到这次集中了6千正黄旗、6千两白旗满洲八旗,4千蒙古八旗,5千汉军正黄旗,外加4万绿营兵马,兵力之雄,几乎与当日皇太极率部入关可相提并论了,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阿济格双手暗剑,扫视众人一眼后,下令安亲王岳乐、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祖泽润、河南巡抚吴景道、总兵靳辅等人率领2千蒙古骑兵、5千汉军正黄旗、2万绿营兵马猛攻霍山县,英县,以越过大别山地区,威胁武昌。

        令驻防太平府的洪承畴率领江南兵马攻打南昌,以威胁忠勇军侧翼,逼迫杨昭退兵。

        而自己与满尚书明安达礼、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正黄旗梅勒额真图海、总兵雷兴等人率领剩余的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绿营兵马一道驻防桐城居中侧影。

        看着一队队兵马从眼前消逝,谭泰感到颇为失落,望着阿济格道:“英亲王,按理说我们也是老军武啊,但自从领兵以来大小战事不下百余次,但还从未这次这样感觉如此提心吊胆啊。

        风闻忠勇军火器之犀利,比起洋人都不遑多让,杨昭用兵之精,更是神出鬼没啊,想不到竟然遇到这样一个对手啊。”

        阿济格狠狠的摇摇头道:“自豪格以来,我八旗健儿与忠勇军鏖战,无不是忠勇军攻我们守,如此方被杨昭所算计啊。

        除此之外,我们最大的失败就是深入到不熟悉的地形之中。过去无论在四川,还是在湘西,猇亭,都是山峦密布,深山沟壑,那种地形不要说打仗,就是走路都颇为困难,完全不利于我们骑兵作战。

        而这次则不同,这次可是江淮平原,这可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啊。”

        谭泰想想也是,没有再说什么。

        如此过了三天,阿济格感觉有点不对劲,按理说蛮清两路大军分别逼近安庆、霍山县,威胁到忠勇军东征大军的安全,威胁到忠勇军行在武昌,怎么忠勇军毫无反应?

        这天下午正与谭泰在大营里面议事,突然一骑从北面飞奔而来,阿济格心情忐忑的接过信函一看,从坐中豁然站起,不敢置信的说道:“这,这怎么可能?昨天,也就是本月十七,忠勇军数万兵马逼近庐江县,这怎么可能呢?

        若真的是这样的话,驻守庐江县的张朝珍定会派来使者,怎么是一个小小驿使呢?”

        谭泰大惊,从阿济格手中接过信函,看了看笑道:“如果突然之间将庐江县团团围住,派出斥候射杀信使的话,那么张朝珍的信函就可能送不出来啊。

        但,这,这怎么可能呢?从安庆到合肥,有四五百里路,杨昭可没有到过淮北之地,怎么能够在我重兵布防之下深入我后方四百余里?

        真的是驿使捉风捕影的,怎么可能啊?如果我没有了错的话,很有可能是驻防霍山县的刘维明营吧。

        听说这个刘维明乃土暴子出身,看到我们攻打霍山县的时候竟然想攻打我们后方庐江县,以调动兵马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阿济格笑了笑,轻轻的放下信函道:“谭尚书所料不错,我看就是这样,庐江县虽然是一个小县,但本王可是让张朝珍总兵率领3千兵马重兵布防啊,刘维明虽然虚张声势,但要想攻破庐江县城难上加难啊。”

        谭泰点了点头道:“虽然如此,但也不能够任由忠勇军在后面捣乱啊,自从忠勇军东征以来,各地乱党数不胜数,若等刘维明成了气候那时候就悔之晚矣。”

        阿济格沉思片刻道:“驻防大别山的有刘维明一个镇与娄义的一个骑兵营,现在娄义骑兵营不知去向,若是兵少的话反而恐为其所趁啊。”

        旁边的多铎之子贝勒珠兰抱拳出列道:“伯父,家父为杨昭所害,身首异处死后都不得安宁,侄儿愿意带领一个甲喇兵马前往解救庐江县之围。”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乃一母同胞的兄弟,特别是老母被皇太极等人逼死之后那更是相依为命,感情颇好。

        想到多铎被割下来的首级,阿济格声音哽咽道:“珠兰,娄义一营兵马有2千余骑,你以一个甲喇还是有点托大,伯父给你2个甲喇吧。”

        珠兰摇头道:“伯父,忠勇军虽然能征善战,但在马背上与我们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啊,我们的八旗健儿一个个都能够在马背上左右开弓射箭,而忠勇军骑兵只能胡乱的放三眼铳。”

        众人一听,哄堂大笑。

        现在多尔衮虽然掌握朝中大权,但身体一直不好。

        阿济格也想让自己亲侄子珠兰立功,令珠兰率领两个甲喇骑兵救援庐江县。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6/16312/90734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