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怪书生传奇之内外风云 > 五一回 小跟班大有来头 故参军借案相托1

五一回 小跟班大有来头 故参军借案相托1


傍晚,书生和盈盈回到驿馆。书生远远地大呼“灵儿,玉婉,我回来了!”盈盈则埋头跟着后面,她怕灵儿训她。让盈盈意外的是,灵儿一副和颜悦色,丝毫没有数落她的意思。这个灵儿,完全令盈盈捉摸不透。

        灵儿问:“兵招到了吗?”

        书生得意地说:“我出马,能招不到吗?这支兵,底子很好,只要训练有方,必定能征善战,说实话,这样的兵我也想带着玩玩。”

        带兵是玩玩的吗,何况正是多事之秋。

        灵儿笑着说:“这事自该戚将军去做,你就专心查案吧!”

        玉婉也说:“是啊,戚继光那边军饷已足,精兵已募,再没有什么需要你操心的了,反而案子一直拖着,还没有眉目。依我看,即使孟江不是凶手,凭他和王平的关系,在本案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你不妨审审他。”

        盈盈道:“姐姐说得对,我感觉孟江就是凶手,除了他,实在想不出别的可疑之人!”

        书生道:“孟江是得审,不过不急,他跑不掉。我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明日再说。”说完就回屋休息去了。

        灵儿疑惑地说:“玉婉姐,我怎么感觉相公好像对这个案子一点都不感兴趣。”以前每次遇到案子书生都充满激情,唯独这次表现得有些懒散。

        玉婉道:“他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对另外一件事更感兴趣。”

        灵儿想了想,说:“你是说军事?”

        玉婉道:“对,我们来临安后,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帮戚将军兴兵上,先募军饷,再关心招兵的事,一听说义乌矿工打架,腾地就跑去了,哪有功夫管案子。如果我没猜错,他心里根本就不想把案子尽快查出来。”

        盈盈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不是他的差事吗?”

        玉婉道:“王平反正死了,凶手早查出来迟查出来王平都不会复活,案情查明了,相公就得回京复命,可是他不想太早离开浙江,他巴不得看到戚将军训练好军队,打几场大胜仗他再走。先是在京城明朝将领与鞑靼武士比武时他临场布阵,然后是在淮安带兵到盐帮捉林达时的兴致勃勃,再到现在对兴兵抗倭之事的迫切关心,所有的事已不是偶然,他内心有一个很大的想法。”

        灵儿道:“他想带兵打仗。”

        盈盈当即产生了一种幻想,书生坐阵中军,她护卫在旁,陪着书生指挥百万大军势如破竹击垮敌人。当然,打仗的事,他一定不会带玉婉和灵儿。

        盈盈喜滋滋地说:“打仗好呀,真想看看相公穿上一身帅服是什么样子!”

        灵儿瞅了瞅盈盈,告诫道:“盈盈姐,你就别琢磨这事了,我不会同意他去战场的,玉婉姐也不会同意。”

        玉婉稳重的性格哪愿意书生上危险的战场,紧接着说:“对,我也不同意!”

        见灵儿和玉婉都否决了,自己说话又不算,这事等于没戏了。盈盈只得失落地哦一声,嘟上嘴。

        次日,书生慢悠悠地起床,慢悠悠地吃饭,再带着玉婉、董泰和王海慢悠悠地赶往按察使府。书生口称提审孟江,却不升堂,只让童明忠派人将孟江带至衙内,然后让童明忠的人尽数退去。

        多日休养,孟江的伤情已好转不少,颠簸着被押了进来,跪在地上。

        书生说:“孟江,此刻你还承认你杀了王平吗?”

        孟江道:“大人,小人冤枉!”

        书生问:“那你上次为何承认你杀了王平?”

        孟江道:“小人挨不过酷刑,只得招认。”

        书生道:“这样啊。”书生说得异常平淡,又问:“你多大年龄了?”

        孟江说:“今年二十五。”

        书生问:“哪里人士?”

        孟江道:“河北人士。”

        书生问:“你跟随王平多久了?”

        孟江道:“与王平一同来的浙江。”

        书生问:“此前做什么?”

        孟江道:“在禁军中做事。”

        书生问:“禁军中做事怎么跟随王平呢?”

        孟江道:“我和王平是同乡,故而相识,他知我会些武艺,所以把我调到了他身边。”

        书生说:“原来如此。我听人说,你和王平十分亲近,和王楚楚又是两情相悦,王平为何会拒绝和你王楚楚的婚事?”

        孟江道:“只因后来我和王平常有争执,越渐不合。”

        书生问:“为何争执?”

        孟江道:“军务事上意见不合,我认为王平过于保守,以至于抗倭难有成效,劝他多主动出击。”

        书生说:“你的想法很在理,抗倭是应该主动出击,而非被动应战。王平每次去库中领取军饷,你可在场?”

        孟江道:“在场。”

        书生问:“王平每次领取银两数目与账册登记数目相合吗?”

        孟江道:“相合。”

        书生说:“既然相合,王平为何会把军饷的进出把守得这么严密?”

        孟江道:“这个小人不知,军中的规定都是王将军定的,我只能依从。”孟江一直埋头回答问题,此刻突然抬头望着书生说:“不过大人,我怀疑王平吞没军饷,因为我发现王平所领军饷数目与花出数目差距悬殊。”

        书生道:“你也有此发现?”

        孟江说:“我只是猜测,并无把柄,我曾就此事问过王平,但直接被他斥了出去,那日王小姐也在屋外见到了。”

        书生沉思片刻,说:“我们发现凶手杀了王平后在屋中寻找什么东西,依你看是在找什么东西?”

        孟江道:“我不知道。”孟江停顿了一下,又说:“有可能是王平将军饷藏在了某个荫蔽的地方,凶手是为了找这些军饷的信息。”

        书生点头道:“为钱害命,有可能。王楚楚告诉我,王平曾将家产拿出用于抗倭,有这回事吗?”

        孟江道:“有,就在上个月初。我跟随王平有一段时间了,知道他不是个清官,所以当时也觉得很奇怪,但没敢过问。”

        书生道:“好!”喊来衙役,让他们带下孟江。

        书生用手指轻轻敲了几下桌面,咚咚,道:“从孟江的话中看不出有什么破绽,他和王楚楚的说法完全一致。玉婉,你觉得呢?”

        玉婉道:“孟江把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拿捏得很准,他很想告诉我们一件事,王平贪污军饷,凶手是谋财害命,可他越这样说,我越感觉他在隐瞒什么。”

        书生沉思道:“如果他真的在隐瞒,又隐瞒了什么呢?”

        董泰和王海在一旁小声商议了几句,董泰说:“大人,我和王海都觉得孟江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书生说:“他是禁军的人,你们在京城见过他不足为怪。”

        董泰说:“他不像禁军的人,好像和我们一样。”

        书生诧异道:“你们是说孟江也是锦衣卫出生?”

        董泰说:“我不太确定,锦衣卫也分很多派别,相互间联系极少。要确定的话,除非找到他的腰牌。”

        书生说:“如果他要隐瞒身份,完全可能把腰牌扔掉。”

        董泰肯定地说:“不会的,锦衣卫的腰牌比命还重要,即使人死了,腰牌也要收回去,所以他的腰牌一定在。他肯定不会将腰牌带在身上,那就应该在他屋中。”

        书生道:“好,我们明天去孟江屋中找找。”

        按书生以往的习惯,一定是立马去孟江屋中,现在却推到明天再去,玉婉更认定了自己的猜测。

        玉婉微笑着说:“段大人,现在这么早,为什么不今天去找呢?我知道你想的什么,你若牵挂军务事,可以先把案子查明,证据握齐,缓些时候结案,不也可以在这里多呆些时间吗?而且大家都安心。”

        自己的那点心思完全被玉婉看透了,书生只得傻笑道:“那我们现在去。”

        四人随即来到孟江的住处,一栋平常的小阁楼,下面是客厅,上面是卧室。

        王海说:“大人,夫人,你们坐着休息,我和董泰一定把这里翻个底朝天。”言毕与董泰在屋中四处翻寻。

        孟江入狱已有数日,屋中无人打扫,桌椅上都积了一层灰。书生对着椅子猛吹一口气,再用手随意抹了抹,便一屁股坐了上去。

        玉婉看得直皱眉,劝道:“相公,你现在也是有地位的人,得稍微讲究一下,要是外人看到多不雅。”

        书生只得嘿嘿一笑,说:“知道了,下次注意!”

        再看玉婉,掏出手绢将椅子仔细擦净,然后才轻柔地坐下。

        如果换做灵儿,她一定会先替书生把椅子擦干净,书生根本不会有显出邋遢的机会;如果换做盈盈,她很可能和书生做法一样,两人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偏偏这是出生显贵的玉婉,她聪慧异常、善解人意,可在生活上给与书生的体贴或自在却不及另外两人。

        王海和董泰将屋中挨着翻查,不放过任何角落,始终没有发现。直到王海端起床上的瓷枕头查看枕头下方,意外感觉到瓷枕头里有东西在晃动,再举高一瞧,发现瓷枕头下方有一个细槽。王海当即用刀背将瓷枕头磕开,从瓷枕头中掉下一个金色的腰牌,像一块石头砸在地上。

        王海喜道:“找到了!”捡起腰牌,与董泰下了楼,将腰牌交给书生。

        书生拿过腰牌一看,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锦”字,左下方有“衣卫”两个小字,右下方则有一个“左”的小字。

        书生说:“王大哥,把你的腰牌拿来看看。”

        王海取下自己的腰牌递给书生。

        书生一比对,两个腰牌模样相同,上面的字却有差别,疑惑地问:“为何你们的是右,他的是左?”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6/16223/94297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