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三轮车夫
黑漆漆的夜,相同的位置,一成不变的运作习惯,夜归的三轮车车夫,把车子推进屋里,來到水井边打水准备洗洗身上的臭汗。
三轮车车夫宽大厚实的脊背,就像一堵墙,在井沿边月光的映照下,投射出一团高大的暗影,潺潺的水声在挤压下,从指缝间滚动流出,一袭带着清爽凉意的毛巾,搭在热乎得几乎干裂的面庞上,呼,毛巾吸收了面庞上的滚热,变得粗糙夹杂着一股汗味道扑进一呼一吸之间,轻轻的拉下毛巾,视线一下子豁然开阔,头脑从酷暑暴晒之后变得混沌不清,又在清爽凉意下逐渐清醒过來。
白惨惨的月光下,冷不丁,很突然的一瞬间,想起在一个礼拜前生在他伙伴身上的一件事。
三轮车车夫是东北人,暂时称之为东北汉子。
东北汉子有一个逃荒一起暂住在这座旅店的伙伴,比他年龄小几岁,叫小东北。
那一天,他们俩在小县城呆了大半天也沒有拉到一笔生意,有些心灰意冷的他们,肚子里填了两个冷冰冰的馒头,一口自带的井水外,几乎沒有吃过别的食物。
饥肠辘辘,嗅闻着从县城某小食店飘來的食物香味,两人咕嘟一声吞咽着唾沫,相互对望一眼,小东北舔舔嘴唇,从车子前挂篼提起水壶,仰脖咕嘟咕嘟第四次因为饥饿以水來填充五脏庙。
就在这时,最后一班车从很远的地方,带着满车的尘埃,吐着粗气慢吞吞的驶來,因为车次晚点,其他的三轮车车夫早就等不及,或者离开回家了,更或者是去了别的地方寻揽生意,所以站台上就只有大东北和小东北两人。
当车子驶來时,他们俩殷切期待的看着车门,车门哐当一声开启,令人很失望的从车上下來两个人,他们好像是一对夫妻,一个是大腹便便的孕妇,另一个是举止文雅面皮白静的文儒书生。
有,总比沒有强吧,按照习惯,三轮车夫照例对下车的两口儿,吆喝道:“坐车咧,坐车吗!”
希望总是在那一瞬间,大东北吆喝一声之后,文儒书生瞥看了他们俩一眼道:“坐车……”
小东北乍一听对方要坐车,抹一把湿漉漉的嘴角,斜刺刺的把车子往前一蹬,汀下來,笑嘻嘻的说道:“大叔要去哪!”
文儒书生扶住行动不便的妻子,对他们俩说道:“回家!”
“好叻,上车呗!”
在夫妻俩面前,两辆三轮车,他们俩犹疑不决,一时不知道应该乘坐那一俩车子才对。
大东北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对小东北努努嘴笑说道:“你们坐他的车子吧!”
小东北见大东北如此仗义照顾自己,不由得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羞愧起來,也急忙说道:“你们可以坐我大哥的车子,他做事你们放心,一定会妥妥的把你们安全送到家!”
大东北,脸色一沉,责怪道:“你小子别逞能,拉了这一趟就赶紧吃饭去!”
“……”小东北沒有说什么,只能默默投以对方一抹感激不尽的目光,就在两夫妻的催促下,挺起腰杆儿打着车铃铛离开了车站。
沒想到的是,小东北这一趟拉人,后來把自己的命都给拉丢了。
大东北究竟还是沒有等來需要乘坐三轮车的客人,只好沮丧的蹬车,回到暂住地。
他们俩的暂住地就是那座位居于,路边的小旅店。
小旅店是一对夫妻开的,在那唯一一条通往南北县城的机耕道路边,这座小旅店的生意还算不错,它的生意來源,主要靠一天两趟來往于南北县城的长途车站,下车來在一天之内无法返程的旅客。
这些乘坐长途车的旅客,來到这里举目无亲,就只有倚靠三轮车车夫指引,带他们安全的旅店住宿一晚,在第二天一早转车或者是回家。
这一晚小东北一回來就大肆的冲洗车子,就好像车子上有什么洗不干净的东西似的。
大东北觉得奇怪就问了他。
小东北神色略带忧伤的告诉他,说出了事情的起因。
原來,孕妇是去县城检查的,可能是长途跋涉和颠簸,孕妇在三轮车上喊肚痛,小东北从沒有目睹过女人生了孩子的场景,却在这一次亲眼目睹女人生孩子的整个过程。
简直惨不忍睹,那血就像水,一股股的流,女人的丈夫,急得满头大汗,束手无策,女人捂住肚子苦苦大叫,男人跪伏在地,除了求小东北再把他们俩拉到县城外,沒有别的办法。
小东北害怕啊,他平生最怕看见血,在看见女人哇哇大叫时,哆嗦着两条腿不敢靠近,要不是车子是自己用几十块钞票和身份证作抵押,他早就逃之夭夭远离这对夫妻了。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小东北除了冒出想扔下这对夫妻的念头外,别无他法。
最终,小东北狠心让这对夫妻下车,也沒有敢要对方付钱啥的,就不要命的蹬车逃逸返回暂住地。
生性耿直的大东北乍一听小东北的话,顿时火冒三丈,大骂他沒有道义,沒有责任心,居然做出这等违背良心的事情來。
小东北觉得自己真***冤枉,在送这对夫妻时,耗费了全身的力气不说,还把车子搞得脏污不堪,无论他怎么冲洗,车子上的血污就是洗不干净,这还得被一向照顾他的大东北鄙视,恶骂、看不起。
大东北在询问清楚那对夫妻所在地之后,顾不得多说什么,就赶紧的推车出來,急急忙忙的去找他们,心想的是,可以弥补小东北犯下的错误。
当大东北好不容易找到那对夫妻时,妻子已经流血过多在耗尽全部力量,生下一个男婴之后就死亡了,他把这一家三口,送到他们的家时,已经是凌晨两点正。
文儒书生的家,条件还算不错,在当地也是屈一指的殷实户,死亡的媳妇,被安置在一间空屋子里,她惨白色的面庞残存下生产时的痛苦,乌黑色长长的丝,湿漉漉的黏在额头上,未闭半散开的眼眸,似乎在哭诉自己宿命的不公平。
就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婆婆脑海扎根,婆婆严令儿子一定要媳妇生一个带把的,否则就要他休妻重娶,就因为这样,文儒书生带着妻子一趟趟的去县城检查,一次次的堕胎,直到最后一次检查到是男胎时,才松了口气……看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6/116421/4821383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