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招魂行 > 第21章 直隶分坛(三) 1

第21章 直隶分坛(三) 1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灵儿带着严川匆匆来到夫人的书房。

        夫人见到严川,微施一礼,笑盈盈地说道:“往日常听我家老爷夸赞严神医医术高明,虽神农、伏羲再世也不能及,扁鹊、华佗也只能望君之项背,让妾身多有仰慕。只是妇道人家多有不便,神医又向来神龙见不见尾,竟一直没有拜求神医仙术之福分。近日听说神医亲临分坛,不甚欣喜过望,只是妾身非圣教弟子,不便在东院、西院这些分坛禁地去拜会神医,倒要劳烦神医亲来,心中实在深感不安!”

        严川捋了捋下巴上的山羊胡,哈哈大笑道:“艾香主是过于抬爱严某人了,夫人又何必尽信!严某不过是略懂医道而已,岂敢跟上古神医相提并论?实在是折煞严某了。方才听这位灵儿姑娘说夫人玉体违和,不知夫人有何不适?”

        夫人道:“也没什么大病的,只是向来食不能食、卧不能卧、行不能行,身体又常觉似寒非寒、似热非热,昼夜烦躁不能休眠,心神不宁,近两年来又深觉自己多疑易惊,而且常常没来由的、莫名奇妙地就会悲天悯人,突然间泣不能停。”

        严川沉吟了一会儿,问道:“夫人有此症状大约是多长时间了?”

        夫人回道:“七八年大约是有了的吧。起先也没这么厉害也就没太注意,寻了个大夫看过后,说是因为生产瑞儿后气血不足而致,只需调和脾胃、滋阴养血即可。最初调理的那几年倒也真是有些好转,只是这几年又反复作而且更甚,遍寻名医、吃尽各种奇药妙方也未见好转。我本已经不抱治愈的希望,但听说神医在此,灵儿这丫头又劝我不妨一试,所以今日拜求神医看能否为我开一副治病除根的良方。”

        严川谦虚地笑了笑,道:“劳烦夫人伸出手来,严某为夫人把把脉。”

        夫人将右手伸出,严川三指轻搭于上,良久之后,才缓缓地说道:“初见夫人之时,我观夫人面带愁容、面色不华,听夫人言语之间又吸吸少气、声不舒扬,切夫人之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应指又松软,再依夫人方才所述病症,夫人所患之病应当是郁证。”

        夫人奇道:“郁证?请问神医,什么是郁证?”

        严川道:“郁证者,皆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张景岳在他的《景岳全书》郁证篇中说道‘戚戚悠悠,精气但有消索,神志不振,心脾日以耗伤’,又如顾锡在其《银海指南》中提及‘终日攒眉而致郁者,志意乘违,神情消索,心脾渐至耗伤,气血日消’,皆与夫人症状相似。”

        夫人叹道:“神医果然博学!旁征博引医学典籍竟如信手拈来!但不知神医可有良方医治?”

        严川道:“医治郁证之法当先辨别证候虚实,再理气解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夫人之病拖延已久,又有心神失养、心脾两虚之症状,已属虚证。虚则补之,我且为夫人开一副药方,为夫人补养心血、健脾安神。只是情志之郁,总由乎心,以心病者,非心药不解。夫人若能自我调整而舒心理气,胜于我开之药百倍!”

        夫人叹道:“舒心理气,哎,我有什么可舒心的?”

        严川道:“夫人莫怪,严川医者之言皆为治病,请问夫人因何而致郁郁寡欢?”

        夫人犹犹豫豫间,灵儿抢着说道:“还不是因为夫人太过思念和担心小少爷了。自打小少爷被老爷送上莲花山,夫人就成天价叹息愁闷、茶饭不思的。”

        严川道:“瑞少爷上莲花山的事情,严某也是略有耳闻。若因为此,夫人又何必过于担心?瑞少爷经胡坛主一力保举,被圣教主选为护教童子,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缘!再说,瑞少爷聪明伶俐,在莲花山上甚得众人喜欢,加之胡坛主又向来照顾,将来必定是前途不可限量,夫人何苦自寻烦恼!”

        夫人听了严川之言,欲言又止,思之再三,觉得还是不要跟这在白莲教中辈分不低的严川明说自己担心瑞儿其实是怕他在那教中越陷越深,便叹了口气道:“神医说的是!我也深知我这是庸人自扰,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瑞儿年纪尚小却孤身在外,我心里始终是不免挂怀。”

        严川看看夫人一脸的哀怨,心中暗想:看夫人反反复复、欲言又止的神情,想是有些隐情不便于我透漏,料想多半是因为艾香主与胡坛主之事让她羞于启齿。哎,这位夫人倒也着实可怜,丈夫与她同床异梦,她只能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孰料这独子竟也被送上莲花山,与她天各一方!真的是难为了她。当下宽慰夫人道:“夫人的心思,严某深有体会!为人父母者有谁不是时时惦念着子女,其实为人子女者又未必不是这样?只是一切要以保重身体为先,否则,子欲养而亲不待,亲欲抚而子不在,两相遗憾!”说罢也是一声长叹。

        夫人听罢严川的“为人子女者又未必不是这样”及那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心中突然想道,自己莫不是竟误解了瑞儿!白莲教向来宣称所有弟子皆属那无生老母遗落于人间的子女,母亲不过是代孕之母体,教中弟子生来一律平等,男子皆为兄弟,女子皆为姐妹。瑞儿身在白莲教,身边又尽是些阴险狡诈、六亲不认之人,他所写书信可能要被多人重重查验,若稍微表露思母之情,难免被人抓住信教不诚的把柄,而致他以后在教中行事困难重重,所以他才不得不跟自己表现的生疏,心中实则未必这样。想到此处便觉得稍有些宽心,但又不禁责备起自己完全不顾及瑞儿身处虎穴,反倒时时处处以己为重。

        (本章完)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3/113994/4815259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