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边寨私塾
&1t;/p>
杨芷红把饭菜做好了,把饭菜端上了饭桌,杨芷座叫杨正川赶紧放了青蛙,赶紧到饭桌上吃饭。杨楚林把自己跟李云彩之间的事跟大儿子说了,希望得到大儿子的支持,过后,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就趁家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走出家门,到屋后去编织竹篮。&1t;/p>
老和尚山到处都是竹子,村民根据不同的竹子编织不同的竹器,编织得最好的是斗笠,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远近闻名,村民把编织好的斗笠交给马帮,请他们带到云里县城以及云里县城以外的地方出售,换取生活物质。&1t;/p>
边寨村民是勤劳的,他们只要有空闲就要干活,编织竹器既可以打时间,同时不耽误吹牛聊天,村民个个都是竹器编织高手。&1t;/p>
滇西是日军进入四川的最后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加上滇西人天生具备抵御外辱的习惯,日军几次进攻长沙无果,当即使用迂回战术,试图从滇西撕开一个缺口,云里县于瞬间成为大量驻军的地方。&1t;/p>
为了保证前线抗日将士不被雨水淋湿,云里县长杨问梅亲自前往边寨,组织村民编织竹器,大量运抵前线部队,前线部队做饭使用的锅盖也是用竹子编织的,省却了不少的钢铁,边寨村民用诚实的劳动支援了中国抗战,抒写了全民抗战的最美诗篇。&1t;/p>
杨楚林坐上了饭桌,他先给自己倒上一杯酒,拿筷子沾上一点酒,点在他的胸脯上,随即叫孩子喝酒。&1t;/p>
杨楚林再婚,只需要大儿子的支持,大女儿已经晓得,大儿子已经晓得,他们都是支持父亲再婚的,往前走就没有了阻力,心情很愉快,说:“你们吃饭,喝酒,吃得饱饱的,特别是川儿要多吃一些,这样才能快一点长大。”&1t;/p>
杨楚林说过这话,端起面前的酒杯,把酒杯里的酒水倒进了嘴里,咂了两下嘴,现出了很惬意的神情,其他人自然是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不讲客气,酒足饭饱,杨芷座说:“爹,我们回去了。”&1t;/p>
一家人不讲客气话,杨楚林也没有挽留他们,只管看着他们离开。杨芷座回到家里,阿碧赶忙问公公跟老公说了什么?杨芷座笑了笑,故意逗老婆,说:“我是家里的大儿子,爹现在老了,担心死去,把一些事情提前交代给我,你觉得有没有这个必要?”&1t;/p>
阿碧不信公公会想到死亡,更不会相信公公会提前交代死了以后的事情,当中肯定会有秘密,说:“爹人老心不老,强壮得像一头公牛,怎么会想到突然死去呢?不信,我不信,你莫要在我面前说话打埋伏。”&1t;/p>
杨芷座看到老婆追问,而且是连续问,就在心里想我们既然是两口子,自然是不能隐瞒了事情真相的,何况这件事迟早要说了出来的,迟早都是要说出来的事情不如早一些说,当即把父亲想再婚的事情说了,阿碧听过,把嘴张得大大的,说:“我说有问题吧?神神秘秘的,没有问题才怪,你答应了吗?”&1t;/p>
杨芷座故意做出了哭脸,说:“云里县的习俗,做孩子的以孝为先,爹妈想要做什么,我们能反对吗?就是反对,又能有什么用?”&1t;/p>
阿碧晓得老公说的是实在话,心里想公公再婚不是什么坏事,有人照顾公公,省却了孩子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心里于是没有了意见,说:“这是一件好事呀!有人替我们照顾爹,省了我们为爹操心,何况云彩婶死了老公,心理上有些孤单,生理上也有些孤单,叫两个孤单的人走在一起就不孤单了,对他们两个人都有好处。”&1t;/p>
两人说过这话,不再说这件事,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杨楚林把心里的想法跟大儿子说了,在说这件事之前,他已经坚定了跟李云彩再婚的信心,在心里说:“我只是跟你们说说而已,答应是这么一回事,不答应也是这么一回事,做孩子的无权干涉父母想要做的事情,否则,会被上庄的雷劈死!”&1t;/p>
过了两天,杨楚林请渝琴出面做媒,到李云彩家里去说媒,把两人再婚的日子定了下来,李云彩担心自己住到杨楚林家会受到欺负,说:“再婚,我没有意见,可是我不想住到楚林哥家里,我害怕他们不尊重我,有意无意来骂我。”&1t;/p>
李云彩说的他们,是指杨楚林的儿女,是指杨芷座的老婆和儿子,如果他们不喜欢李云彩住到家里,说话不讲客气甚至损人,李云彩是难以接受的,李云彩愿意再婚,愿意嫁给杨楚林做二老婆,原本就是在寻求快乐,如果因此而受气,倒不如不嫁。&1t;/p>
杨楚林急于再婚,说:“没事的,没事的,我跟他们说要住在你这里,他们还骂我呢!他们坚决不同意我住在你家里,云彩,请你想想,如果我住在你家里,在外人看来就是上门,老都老了还兴上门?这不是给他们丢脸吗?”&1t;/p>
杨楚林住到李云彩家里,有可能被外人说成去上门,甚至有可能被外人说成是儿女不待见老人,对老人不孝,把老人赶了出去,而李云彩住到杨楚林家里是天经地义,不仅合理而且合情,从哪方面都是说得过去。&1t;/p>
听过这哈,李云彩表示尊重杨楚林的意愿,愿意住到杨楚林家里,自己的家就交给女儿渝蝶,杨楚林看到事情朝正方向展,请来两家亲戚及邻居到家里吃了一顿饭,两人当夜正式住在了一起,这里不再赘述。&1t;/p>
龙戴期突然来到了边寨,来到了边寨私塾,杨芷座看到先生来了,心里特别高兴,赶忙站起迎接,说:“先生,是那股风把你吹来了?自云里县官学相别以后,到现在我们已经好年没有见面了。”&1t;/p>
杨芷座向龙戴期介绍了阿碧,叫阿碧去做饭菜,龙戴期不是一个把生活看得很重的人,他的生活向来简单,朴素,说:“简单一些,有一些山茅野菜吃就行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吃一些山茅野菜,也比前线将士的生活强,有些前线将士连一双布鞋都穿不起,他们是穿着草鞋去打仗的。”&1t;/p>
龙戴期客气了一番,接着说来找杨芷座的目的,说:“我今天来到你家里,是有要事告诉你,日本人已经打进了东三省,觊觎我大好河山,全面进攻我大中华是一件可以预见的事情,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在外敌入侵时总归要奋起反抗的,保卫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保护中华民族不受侮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1t;/p>
杨芷座忙不迭地点头,说:“先生说的是,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人,怎么可以放任外敌入侵而不去管呢?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现在是一个私塾先生,手无缚鸡之力,就是想去抗击日本人也是有心无力,究竟应该怎么做,还望先生指教。”&1t;/p>
龙戴期略微思忖了一下,说:“我听人说杨问梅在云里县官学做了讲演,告诉民众说现在的中国已经到了非常时刻,号召民众积极展生产,拿出最好的物资支持前线抗日将士,我想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点贡献。”&1t;/p>
杨问梅在云里县官学做讲演的时候,花甸坝土匪头子格乃木正好在现场,格奶木带着百十号土匪化妆成百姓,悄然潜入云里县,伺机实施抢劫,不想听到杨问梅将要到云里县官学演讲的消息,心想伺机抢劫的事情暂时搁置一下,先听听杨问梅演讲什么内容,当即暗示土匪收起匪性,带着土匪来到云里县官学。&1t;/p>
云里县官学有一个很大的操场,是师生出操、集中、活动的地方,杨问梅在操场演讲,对听众不设限,不管什么人,不管这些人是什么身份,只要前来,只要想听,只管前来,只管听,没有安排警察维持次序,没有安排警察进行甄别。&1t;/p>
宽松的政策迎来了大量的听众,迎来了花甸坝百十号土匪。格乃木听过了杨问梅的讲演,顿时热血沸腾,把日本人恨得痒痒的,他放弃了抢劫云里的行动,带着手下回到了花甸坝,即刻把所有土匪集中起来,向他们转达了杨问梅的讲演内容,决定扩大地盘,增加人数,在云龙、永平和云里县交界的营盘山设立一个新据点,派驻6o人,对外号称一个营,与花甸坝形成遥相呼应的态势。&1t;/p>
过了几年,格乃木带领两百余名土匪离开了太平,出云里县城至武汉,在武汉与日军先遣中队相遇,双方打了一场恶仗,两百余名土匪死伤殆尽,格乃木中弹身亡,日军先遣中队两百余人无一逃脱。&1t;/p>
百姓人人憎恨的格乃木,在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毅然脱离了土匪生涯,依然带领土匪加入到了抗战的序列,书写了不屈民族的坚定意志,这里先做一个点缀,先埋一个伏笔,后文将有详尽的叙述。&1t;/p>
抗战的故事纷繁冗杂,叙述方式波澜起伏,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请看官耐心地看下去,定然会有所得。&1t;/p>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3/113144/4818488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