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乱世边寨风云 > 第45章特别意境

第45章特别意境


&1t;/p>

        李云彩望着杨楚林离去时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他的背影,才转身回到院子里。院子不是很大,但是整洁,清静。&1t;/p>

        一只老母鸡趴在十几只鸡蛋上,它瞪起眼睛,望着碧蓝的天空,神情是那样的平静,是那样的专注,它明白用不了多久,身下的鸡蛋就会破壳,小鸡仔们就会从破壳的鸡蛋里钻出来,它接着便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把小鸡仔们带好,养大,生命在母亲勤劳的操持中得以延续,长时间存在。&1t;/p>

        杨楚林回到家中,杨芷红正在做饭,杨芷红已经长大了,曾经的黄毛丫头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杨芷红看到父亲回来,现出快活的神情,说:“爹,饭菜马上就做好了,吃细鲮鱼,是哥哥和弟弟到云里江里捉回来的。”&1t;/p>

        云里江源于丽江,流入剑湖,从剑湖流出,过沙溪,过脉地,它仿佛一只大手,环抱着云里县城,云里江过了边寨,向东流淌,到了平坡,则向南流淌,在岔河与顺濞江汇合,淌入了澜沧江。&1t;/p>

        云里江上游植被丰茂,水流清澈,至于边寨,如果不是涨大水,水质依然是清澈的。夏天的时候,春风习习,气候开始变暖,鱼儿从躲藏的石头里钻出来,从躲藏的泥洞里钻出来,太阳高高地悬在天空,天空碧蓝如洗,白云游荡,给人以惬意的感觉。&1t;/p>

        油菜花开,油菜花落到田野四周的沟渠里,浮在水面上,顺水流而下至云里江,成为鱼类的吃食,有些在大江里难以抢到食物的小鱼会顺流而上,直接游到油菜地四周的沟渠里自在觅食,自在产卵,自在长大。&1t;/p>

        到了夏天的时候,如果有时间,村民会坐在岸上垂钓,水质清澈透底,岸上的人可以看到河底里的鱼,能够看到鱼们互相争抢鱼饵,人如果不想要小鱼,就反复多次地拖动鱼竿,躲藏在河石底下的刀把鱼看到鱼饵跑动,生怕食物被别的鱼吃掉,赶忙从石头底下冲出来,张开大嘴咬住鱼饵。&1t;/p>

        钓鱼者看见这情形,把鱼竿猛地一提,刀把鱼明知遇到了危险,但是它们死也不肯放弃到嘴的食物,被钓鱼者钓到空中,边寨村民把这种钓鱼方法叫做空中钓鱼,被钓到的大多是村民所期盼的刀把鱼或者细鲮鱼。&1t;/p>

        到了秋天,鱼儿开始沉寂下来,它们大都躲在石头底下或者泥洞里,河水清澈,缓缓而流,村民坐在一个大大的木桶里,手里拿起钢叉,鲤鱼躲在水草里,躲在石头下,把尾巴露在外面,它们自以为藏得很隐秘,却不知道早已被村民看到了身影,钢叉下去,鲤鱼上来,秋天的鲤鱼很肥,吃起来味道很好。&1t;/p>

        细鲮鱼是一种很特别的鱼,头大尾巴小,全身滑溜溜的,把这种鱼放在水桶里,很难抓到手里,至于在河水里则更难抓到,这种鱼喜欢在夜晚觅食,边寨有一种用竹子篾片制作的捕鱼工具,把这种工具放在水流湍急的下方,人在上游弄出响声,细鲮鱼受到了惊吓,纷纷往下游跑,不想跑到了捕鱼工具里,朝上游动会遇到尖利的篾片,朝下游动则没有出路,出路被紧紧地捆扎起来,细鲮鱼最终成为村民的口中食。&1t;/p>

        细鲮鱼肉质细腻,味道纯正,制作过程只需放少量的生姜,放适量的盐巴,鱼汤很鲜,用这种鱼做面条或者米粉的汤料,面条或者米粉的味道很好,而且大补,是边寨村民喜欢吃的鱼类。&1t;/p>

        杨芷红有意在父亲面前提起吃细鲮鱼,是在提示父亲细鲮鱼很难捉到,现在被哥哥和弟弟捉到了,足见哥哥和弟弟有本事,杨楚林晓得女儿说这话的意义,说:“我已经吃过了,在云彩大妈家里吃的。”&1t;/p>

        杨楚林说话的声音不大,显得有些中气不足,杨芷红不晓得父亲跟李云彩已经有了那种关系,只管以平常的心态来对待父亲,现在听到父亲说吃过了,也不在意,等到饭菜做好,杨芷利和杨芷军也回来,几个人坐到了饭桌上,开始吃起来。&1t;/p>

        杨芷红吃了几口饭,忽然停止了吃饭,拿充满了疑惑的目光去看父亲,旋即又把目光从父亲身上收了回来,杨楚林接收到了来自女儿的目光,心里有些不快,然而很快,他就把心里的不快消弭了,因为他明白自己平时跟李云彩没有往来,就是见面也只是点一点头,问候一下,没有特别的动作。&1t;/p>

        现在他在孩子们面前说起到李云彩家里吃饭的事情,是不是有些突然?杨楚林略微思忖了一下,感觉事情确实有些突然,没有半点预兆,孩子听到没有半点预兆的话,心里自然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愫来。&1t;/p>

        如果把事情放在自己的身上,同样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杨楚林想到这里,在心里打算采取话题转移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把心思先用在别处。&1t;/p>

        杨楚林原本打算把事情直接告诉孩子们的,边寨的习俗,做孩子的很尊重父母,很孝敬父母,父母在孩子面前有绝对的权威,他们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做孩子的不能反对,但是更多的父母在希望得到孩子尊敬的同时,也扼杀了他们心里的情愫。&1t;/p>

        他们希望自己能以所谓正经的情态来做孩子们的榜样,离婚或者再婚,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是不能够做的一件事情,很多人带着这种思绪走完了人生,本该获取到的快乐,最终未能获取。&1t;/p>

        杨楚林已经被李云彩拨动了心弦,对渝晓梅出墙的怨恨,在李云彩把身子交给他的时候消失了,一个再婚的男人,一个跟老婆以外的老婆有了肌肤相亲的男人,此刻如果还是沉浸在对前老婆的怨恨之中,就是违背了做人的准则,小气到不能再小气的程度了,小气到可以受到良心谴责的程度了。&1t;/p>

        杨楚林不想受到良心的谴责,如果说他对渝晓梅充满了恨意,也是源于对渝晓梅充满了爱意,是充满了爱意的感情表达,事实上,谁又愿意接受自己深爱的老婆出墙呢?然而事实已经存在了,渝晓梅以短命而死的方式了结了她自己的过错,作为活在世上的男人怎么能跟死去的老婆过于计较呢?&1t;/p>

        这里使用了过于两个字,证明杨楚林曾经痛恨过自己的老婆,但是这痛恨是有限度的,不是恨之入骨的痛恨,而是充满了爱意的痛恨。&1t;/p>

        杨楚林明白做人是要讲程度的,渝晓梅毕竟是自己的老婆,毕竟为自己生下了五个孩子,杨楚林想到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把李天明算上,因为他已经仔细观察过,证实前面的五个孩子是自己的,自己能有五个孩子,老婆也付出了不少的精力,他对老婆的恨意,随着孩子们的长大逐渐减轻了。&1t;/p>

        杨楚林坐到了在桌子上,他在接收到了女儿投来的疑惑的目光之后,心里有些惊慌,然而他于瞬间把惊慌给掩饰了,说:“红妹,你什么时候去金牛?什么时候到金牛去见张强刚呢?明天我去云里县城,给你未来的爹妈买几尺布,叫他们穿新衣服。”&1t;/p>

        金牛村位于云里县石门关外,民风醇正,节俭勤劳,推崇文化,位于边寨东面。边寨男子长得英俊,女子长得水灵,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俊儿俏妹村,周边漂亮的姑娘愿意嫁到边寨,边寨漂亮的姑娘嫁到周边,则要看对象的家境,要看对象的品德。&1t;/p>

        边寨与周边村寨联姻,避免了近亲结婚的尴尬局面,由此优化了人种,由此减少了各种疾病的出现,是人类自然繁衍的创举。&1t;/p>

        杨楚林是边寨村里的马帮头,他到过很多地方,有见识,家境还算不错,他的儿子不愁找不到老婆,他的女儿不愁找不到对象。&1t;/p>

        在杨芷座看来,当初把吉村私塾转移到边寨不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继承古代文化的需要,他没有想到,龙戴期当初动员他回边寨开办边寨私塾,还有政治方面的考量,是政治方面的延续。&1t;/p>

        龙戴期已经意识到日本鬼子入侵中国,势必会打破国人心里上的平衡,国人在奋起反抗侵略的时候,势必会抒写一曲又一曲宏伟的颂歌,这时候,杨芷座就能挥其作用了,令龙戴期没有想到的是边寨村民在反抗法西斯侵略的过程中,不仅铸就了民族的绝唱,铸就了民族的魂灵,还铸就了民族的永恒。&1t;/p>

        杨芷红艳若春花,美如秋月,她喜欢上了金牛的张强刚,他们是在石门关福国寺庙会见面的,张强刚在庙会看到杨芷红,怦然心动,直接走到杨芷红身边,也不管杨芷红愿意不愿意,直管向她表达了爱慕之情。&1t;/p>

        杨芷红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做出了热烈的回应,从那以后,两人你情我愿,互相爱恋,张强刚的父亲晓得了这件事,心里特别高兴,跟老婆商量过后,随即请来媒婆到杨楚林家里说媒,杨楚林巴不得女儿能早些嫁出去,他没有半分钟的犹豫,当即答应,双方约定两年过后给他们完婚。&1t;/p>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3/113144/4817447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