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村民打仗
&1t;/p>
杨楚林却不想领情,说:“你跟我老婆睡,你心里倒是乐和,我跟你老婆睡,你心里不就乐和,这是汉子所为?王八蛋,挨枪打的王八蛋,竟敢给我戴绿帽子,天打五雷轰,你不得好死,你李云生不得好死!”&1t;/p>
李天明看到大人吵架并打架,开始时刻有些害怕,等到杨楚林骂李云生给他戴绿帽子时,竟然顾不得脑袋被撞后的疼痛,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玉琴,眼神里流露出探寻真相的意思,说:“妈,什么叫做绿帽子?我想戴绿帽子。”&1t;/p>
渝琴看到儿子说出想戴绿帽子的话语,心里气得不行,正想动手打儿子时,斜眼看到&1t;/p>
杨楚林说过话,神色有所松动,感觉情况正在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心里暗自高兴,赶紧从墙上取下两个火腿递给杨楚林,说:“杨大哥,千错万错都是我们的错,你大人有大量,请你老人家多多原谅我们的过错。”&1t;/p>
杨楚林接过火腿,把火腿丢出门外,把脚重重地跺了几下,走了出去。杨楚林回到家里,看到几个儿女,到底想到老婆是功大于过,又是为了延续人家的香火,不是心甘情愿去做李云生的野老婆,痛恨老婆的情愫就减了几分。&1t;/p>
杨楚林原来打算不再娶老婆的,现在晓得老婆背叛了爱情,想法就改变了,到了后来,到底把村里的李云彩迎击了家门,来了个两厢扯平,然后开始关注孩子,关注家庭,带领那个家歪歪斜斜地走向前方。&1t;/p>
杨楚林再次看到李云生,心里再次萌生了打痛他一顿的想法,然而这想法只在他的心里存在了一会儿,很快就消失了。边寨村民之间有仇是村里的内部事情,现在所面临的情况是应付鼻骨寨民,是跟鼻骨寨民打仗,内部的事情只能等到两个村打过之后来解决。&1t;/p>
杨楚林明白这一点,就在心里放弃了跟李云生再次打架的想法,在距离李云生远远的地方坐了下来,等候罗廷戴的安排,只要罗廷戴下令迎战,杨楚林就会立刻出击,就会立刻不要命地出击,不死是保卫村里的英雄,死了正好借此洗刷了心里的耻辱。&1t;/p>
杨楚林后来虽然娶了李云彩,背叛了渝晓梅,但是他的心里还是不能平静,在他的心里,如果是男人背叛了女人,按照边寨村的习俗,是基本说得过去,如果是女人背叛了男人,那就是大逆不道,是难以容忍的,是难以谅解的。&1t;/p>
渝晓梅做了初一,杨楚林做了十,做了十的不能原谅做了初一的,那是一种情愫,那是一种霸道的情愫,杨楚林虽然不能谅解老婆,但是却拿老婆没有办法,活人能跟死人计较么?不能计较心里就会有痛苦,那痛苦像鱼刺卡入了杨楚林的喉咙,于疼痛之间还有些担忧,担忧呼吸不畅,导致窒息而死。&1t;/p>
杨楚林心里痛李云生不讲道德,为了自己死后能够入了祖坟,给村里的伙伴戴了绿帽子。杨楚林那天到了李云生家里,用扁担打了李云生的腿,把他打倒在地,李云生好些天不能灵活走路,但是李云生没有恨杨楚林,都是自己有错在先,而且那错是令对方忌恨的,是令对方深刻忌恨的。&1t;/p>
李云生借渝晓梅之腹生子,是一把刀子,刀子深深地捅进了杨楚林的腹腔,在杨楚林的腹腔里搅动,杨楚林不晓得的是,李云生的心其实也疼痛,是深深地疼痛,如果渝琴能够生下儿女,李云生何至于要去打渝晓梅的主意?渝晓梅何至于答应替李云生传承后代?&1t;/p>
杨楚林正在找机会收拾李云生,现在听罗廷戴说起鼻骨寨送来战书之事,他很快就在心里打消了收拾李云生的想法。边寨村民之间有矛盾,吵架,打架经常生,但是这些事情属于内部矛盾,比照村规民约,该怎么处理就是怎么处理。&1t;/p>
边寨村民在外敌入侵面前,通常会放下了个人恩怨,联手制敌,这是边寨村得以生存和展的基石,等到日本鬼子侵占了滇西,等到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刻,边寨村民,鼻骨寨村民,就是花甸坝土匪格乃木也是改变了往日内斗的秉性,走上了战场,迎头痛击日本人,牺牲在战场上。&1t;/p>
鼻骨寨的老祖宗是边寨村人,鼻骨寨的祠堂里供奉了边寨村的祖母,自称边寨村的外甥,现在外甥为了得到那个落到老和尚山里北面的大金球,竟然向舅舅出了挑战书,这怎么得了?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又能是什么?&1t;/p>
战争也罢,打架也罢,人们或许能够找出很多理由,但是真正的理由是利益,是为了争取利益,如地盘,然而如果地盘里不能出产物质,人们不会为那块地盘去打仗,不会为那块地盘去杀人。&1t;/p>
边寨村民议论起来,激动起来,罗廷戴挥手制止了村民的议论,说:“既然是外甥不讲道理,既然是外甥不讲情谊,我们做老舅的又何须让了他们?打就打,把他们彻底打趴下,给予他们以沉痛的教训,还有,通过这一仗,我们可以立起威风,震慑周边的村寨,看看今后有哪个村寨还敢惹我们,我们可不是吃素长大的,我们是吃狼肉长大的。”&1t;/p>
李弄风听说要打仗,心里害怕得要死,身子坐得不稳当,掉进了身后的水沟里,村民看见,七手八脚把他捞了上来。李弄风横躺在地上,牙关咬得紧紧的,嘴里叽里咕噜的,胡言乱语的样子,然而就在这时,怪异的事情出现了,边寨村民用疑惑的目光互相望了望,顿然醒悟过来,他们齐刷刷地跪在李弄风面前,说:“大仙现世,大仙现世,请大仙想想办法,出出主意,整死了鼻骨人!”&1t;/p>
李弄风的内心其实是空乏的,他因为害怕打仗而跌进了水沟里,被捞上来的时脑壳里晕乎乎的,说了许多疯话,不想因此被村民视为了大仙。在充满了社会矛盾的时代,在封建思想充斥人们头脑的时代,依靠传统农业生活的边寨村民,心里是那样的空乏,是那样的疲软,他们在劳作之余,苦苦地寻找着解除自我心灵空乏的良药,苦苦地寻找着解除自我心灵疲软的良药。&1t;/p>
或许这良药不能治病,不能给他们带来物质方面的享受,但是在边寨村民的心里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1t;/p>
李弄风栽进了水沟里,这是一件可以想得到的事情,村民把李弄风捞了上来,如果神智清醒,他或许会受到村民的嘲笑,骂他死不中用,不要说去打仗,现在听到打仗就认怂,然而事情生了逆转,朝着另一个方向展了。&1t;/p>
李弄风没有出现村民想象中的情形,而是胡言乱语,说出了村民听不懂或许连他自己也听不懂的话语,村民于是在心里沉思:李弄风刚才去了哪里?他到哪里去学来了这么难以听懂的语言?是不是神仙附在了他的身上?如果是神仙附在了他的身上,那么他无疑就是大仙了,无疑就是值得村民敬重的大仙了。&1t;/p>
思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每个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是构成复杂人类社会的基础,谁也不要试图想到同一思想,事实上,同一了思想,这个社会就变得不够精彩了,人们的生活也就变得不够精彩了,生活在复杂的思想下,远比生活在单调的生活下更有意义。&1t;/p>
边寨村民的思维是复杂的,是繁琐的,他们有各自不同的需求,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追求好的东西,物质的,精神的,谁也不想过窘困的生活,然而如何才能过上好的生活呢?边寨村民找不到过上好生活的方法,只能是到地里劳作,只能是到山里索取,只能是到水里捕捞。&1t;/p>
这些方式有效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可以改变生活但是对生活改变不大,祖祖辈辈沿袭着既往的生活方式,千篇一律,毫无情趣,于是,村民的心里产生了嬗变,寄希望于神灵,希望神灵带领他们解除了心里的苦痛。&1t;/p>
李弄风被村民尊为大仙,大仙跟毕摩是不同的,在边寨村民的眼里,毕摩等同于医生,等同于先生,是村民行动方面的依靠,大仙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等同于村民放在屋后的土地神,是人们在精神方面的一种寄托。&1t;/p>
人们遇到苦恼的事情,遇到不顺的事情,往往会去参拜土地神,希望土地神能够赐福给他们,能够替他们消灾消痛,保佑家庭繁荣昌盛,保佑家庭儿孙满堂。村里如果没有大仙,村民把毕摩当做大仙,村里如果出现了大仙,村民就会把大仙和毕摩区别看待,把大仙的地位看得高于毕摩。&1t;/p>
边寨村政教合一,村长为政,毕摩为教,大仙为神。李弄风莫名地成为了等同于土地神的大仙,受到了村民的顶礼膜拜,村民随后向他讨要打败鼻骨寨的主意。&1t;/p>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3/113144/4813550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