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乱世边寨风云 > 第13章雨中出殡

第13章雨中出殡


&1t;/p>

        杨芷兰晓得李云生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晓得渝琴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晓得,自己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晓得父亲要隐瞒把儿子过继给李云生的真相,只要这几个人不说出实情,调查渝晓梅的死因就不会有预想的结果,为渝晓梅主持公道的设想注定会成为空想。&1t;/p>

        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两个小时,到上午十点多钟停了下来,太阳随着雨水的停止,以飞快的度钻出了云层,毒辣辣地照耀着。云丝渐渐地升了起来,在空中凝聚起来,凝聚成了云团,互相裹挟之后变成了云块,看上去,倒是增添了云的厚重感。&1t;/p>

        渝晓梅的墓地建立在飞凤山,从蒙秦府到飞凤山要经过石月亮河。山洪暴,石月亮河暴涨,河水已经挨近铺设在河面上的木桥,少有不慎就会生危险,出现严重事故。杨楚林意识到了这一点,走到毕摩跟前,说:“看现在情形,如果准时丧,势必会出现事故,导致危险生,大师,请你算算,看看能不能推迟丧时间,哪怕推迟半个钟头也行。”&1t;/p>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死人是最大的事情,死人往往伴有晦气,杨楚林死了老婆,已经是晦气了,他可不想因为送老婆上山而生出祸端,被人无端指责。天气突变,突降暴雨,导致山洪暴,河水暴涨,此时出殡,极易生祸端,杨楚林心里清楚这一点,想推迟出殡,又不能擅作主张,只能向毕摩询问。&1t;/p>

        毕摩原来指定的送时间是上午十点钟,然而照现在的情形来看,准时送,对生者和死者都有不利,弄得不好,导致送葬的人伤亡,杨楚林不好交代,毕摩也不好交代。毕摩听过杨楚林的提议,右手掌朝上,掐指计算,说:“不碍事,不碍事,推迟两个钟头,中午准时送,就在中午,就在中午准时送。”&1t;/p>

        中午就是十二点,那时候的边寨村还没有钟,对时间的判断不能精确到几点几分,但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展的过程中积攒了大量的经验,能够对时间进行大致判断,毕摩说中午送,其具体时间在十二点左右,偏差在二十分钟以内。&1t;/p>

        杨芷利和杨芷军剃了光头,跪在母亲的棺材边。为了保守两家的秘密,杨楚林没有叫李天明剃光头,这样做表面上是保守了杨楚林把儿子过继给李云生和渝琴的秘密,暗地里是保护了李云生和渝晓梅的秘密,李云生暗暗感激杨楚林脑瓜子灵活。&1t;/p>

        如果杨楚林叫李天明剃光头,在情理上也是说得过去的。儿子是整个儿子,干儿子是半个儿子,现在干妈死了,作为半个儿子的李天明,是可以剃光头的。村民看到这种情况,不但不会有所怀疑,反而会赞赏李云生人地道,讲感情,李云生没有必要为儿子是否替光头而焦急,而感激。&1t;/p>

        李云生内心里惊慌,内心里感激,是因为他心里有秘密,生怕秘密被人知道,导致自己今后难以在边寨村生活下去。李云生其实是虚惊一场,到目前为止,杨楚林尚且不晓得真情,等到后来杨芷兰把这事告诉了父亲,杨楚林把李云生恨得要命,而李云生只能采取避让的方法,极力去赎罪,尽量不跟杨楚林生正面冲突。&1t;/p>

        临近十二点,毕摩穿上了道士服装,服装上有太极图标志,村民以为太极图是神物,用敬畏的目光望着太极图,用敬畏的目光望着穿了标有太极图服装的毕摩,满脸是虔诚的表情,不敢出半点声音,生怕因为声而招致不祥。&1t;/p>

        毕摩手里提了一个铜锣,带领渝晓梅的儿女围着棺材转圈,口里念念有词,之后是歌唱,生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堂屋门口是敲锣声,是唢呐声,敲锣声缓慢,婉转,唢呐声低沉,呜咽,徘徊,迷离,是祭奠,更是挽留。&1t;/p>

        杨楚林叫把两个儿子把头放进棺材里,随即把手里的头举高高地举起来,说:“这是我大儿子的头,晓梅,感谢你为我生育了四个儿子,感谢你为我养育了三个儿子,现在他们要来陪你了,你就放心地前去吧?等到我把儿女都养大,立刻前来与你相会,到阴间再做你的老公。”&1t;/p>

        杨楚林开口儿子,闭口儿子,是因为父母离世时,做儿子的要把部分头放进棺材,陪伴父母,对父母的生养之恩表示回报,表示感激。因为尚有事情要去做,做儿子暂时不能陪伴父母前去,只能是以代人,请父母原谅儿子的不孝。&1t;/p>

        女儿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儿属于婆家,现在她们虽然来到了父母的身边,但是她们没有陪伴父母前去的责任,但是她们可以哀伤,可以哭泣,甚至可以高声大哭,以哭声来表达女儿对于父母的感激。&1t;/p>

        边寨村的习俗,父母离世时刻,做儿子的要剃光头,把头放进棺材里,意在陪父母前去,杨楚林放进棺材的头有三个儿子的,还有李天明的。李天明没有剃光头,但是他作为渝晓梅的儿子,应当陪伴母亲前去。&1t;/p>

        李云生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在此之前,他剪了一些头,于暗地里交给了杨楚林,杨楚林把李天明的头跟儿子的头放在一起,杨楚林刻意隐瞒了李天明的身份,兑现了他先前对李云生两口子的承诺,绝不泄露李天明的身份,只说头是自己儿子的,别人不会想到李天明也是渝晓梅的儿子。&1t;/p>

        在杨楚林的心里,李天明是他和渝晓梅的儿子,在李云生的心里,李天明是他和渝晓梅的儿子,但是不管怎么看,李天明是渝晓梅事实上的儿子,自然是要陪母亲到那边去的,这一点不用质疑。&1t;/p>

        正是因为有儿子伴随父母而去,边寨村民把能否有儿子看得至高无上,这也是导致李云生借渝晓梅之腹生子的原因。&1t;/p>

        杨楚林叫儿女们站起来,叫他们看了母亲最后一眼,然后用白布把老婆的头罩住,把棺材合拢,用木槌敲击木钉,把棺盖钉牢,在棺盖和棺身合拢处打上蜡,弥合好棺盖与棺身之间的缝隙,用低沉而凄迷的口吻向老婆告别,说:“晓梅,你走吧?你安心地走吧?请你不要记挂我们,只管好好地过生活。”&1t;/p>

        毕摩手一挥,走进来几个男人,他们用手托起棺材,把棺材移到院子里,放在两张长凳上,用绳子把两根抬杠绑住,朝棺材上铺了一床毛毯,在毛毯上绑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被绑在棺材盖上,四周占满了人,很不自在,挣扎着想飞走,无奈两只脚被绑得紧紧的,几次挣扎过后,无奈地底下了头,做出听天由命的样子。&1t;/p>

        毕摩叫起杨楚林一家人,围着棺材转了两圈,随即拿出一张黄表纸,俯身从一个碗里吸了一口水朝黄表纸喷去,没过几秒钟,黄表纸上出现了一只蝴蝶,正在飞翔的样子,毕摩闭上眼睛,唱起了挽歌,说:“蝴蝶来,世间路上不停步,同船共度夫妻船,蝴蝶去,黄泉路上不停步,再做女人嫁给杨楚林。”&1t;/p>

        杨楚林和在场的人看到渝晓梅化作了蝴蝶,走向飞天的路上,赶紧叫人放起了鞭炮,庆贺渝晓梅获得了新生。鞭炮声惊动了正在花朵上的蝴蝶,蝴蝶飞了起来,在空中偏偏起舞,村民便把目光投向蝴蝶,在心里暗喜渝晓梅化作了蝴蝶,获得了新生。&1t;/p>

        毕摩念过《生经》,把手里的土碗高高地举起,朝下用力一摔,土碗被摔得粉碎,说:“起啊,起!”&1t;/p>

        十余个男人弯腰抬起棺材,缓缓地起步,缓缓地走出院子,杨芷军晓得母亲就要离去了,就要永远离去了,以后再也见不到母亲了,心里是极度的哀伤,大声叫了起来,说:“妈——妈——”&1t;/p>

        叫声凄厉。尖啸,杨芷兰听见,大哭了起来,杨芷红听见,大哭了起来,渝琴听见,大哭了起来,在场的女人听见,大哭了起来,在此情境里,任是铁打的汉子也是心里酸楚,都是眼睛里含了泪水,心底里含了怨恨,恨阎王爷过于无情,带走了五个孩子的母亲,在心里可怜五个孩子从此失却了母爱。&1t;/p>

        这时候,乌云已经完全散了,天空里碧蓝纯净,太阳高高地悬在天空,阳光火辣辣的。山谷里,沟壑里,填满了白云,看去,仿佛一个个云海。女人是不能送死人到山上的,她们来到了石月亮河边,站下,目送渝晓梅走过木桥,走向对面飞凤山半山腰墓地。&1t;/p>

        石月亮河水很湍急,急流俨然猛兽直直地撞到石头上,掀起了巨大的浪花,浪花飞到天空,随即落到水面。渝晓梅的两个儿子一个接着一个,一字儿趴在木桥上,棺材擦着他们的头顶直直地过去了。&1t;/p>

        到了墓地,抬棺的人把棺材放在两张长凳上,杨楚林看到墓穴里有很多积水,当即把杨芷利和杨芷军叫起,说:“你们下去舀水,我来接水。”&1t;/p>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3/113144/4813550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