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国之神级奶爸 > 第251章 赵太守

第251章 赵太守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长安令赵畅,在任上勤勉刻苦,深得百姓爱戴、劳苦功高,今特升迁长安令赵畅为扶风郡太守,钦此!”

        大太监公鸭般的嗓子念完圣旨。

        赵畅这次是真没想到。

        之前连一个御史中丞都拿不下,现在太守这个三品大员,就这样掉在自己的脑袋上。

        这还是要感谢尚书令。

        在朝中大臣互不妥协,都想要自己的人成为扶风太守。

        尚书令再次提议赵畅。

        或许是因为一直争吵没有一个结果。

        这一次尚书令再次提出赵畅的名字后。

        既然没有几个人反对。

        当然,这也和赵畅最近和朝中大臣的关系比较好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赵畅不是他们的人,但至少可以算是朋友。

        这扶风郡的太守给赵畅,总比被他们的政敌拿走要好。

        “恭喜主公。”

        等大太监走了之后,裴元绍等人纷纷向赵畅祝贺。

        赵畅越显赫,他们也就越风光。

        赵畅并不是很激动,他的官职并不看重。

        长安这边还没完全巩固,其实赵畅现在并不想离开长安。

        但是扶风郡现在送到自己嘴边,赵畅也不想放手。

        不过这扶风郡,赵畅想真的接手,肯定也是困难重重。

        前任宋毅就是被赵畅给弄走的,扶风郡的那些官吏对赵畅肯定会有各种意见。

        不过,赵畅对这个倒不是很担心。

        只有自己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没有人会和他过不去。

        宋毅也只是王允当权的时候,才被任命为扶风郡,他在扶风郡也就刚刚站稳脚跟,没有几个人对他死心塌地。

        只是,赵畅去了扶风郡,长安令会换成谁?

        赵畅不想自己这几个月的付出,付之东流。

        为此,赵畅特意去见了刘协。

        他现在是一方太守在,自然有资格面前皇上。

        赵畅要向刘协建议,自己走后,长安令要交给王通。

        刘协还小,根本不知道有王通这个人。

        不过赵畅却告诉,王通是王允的族人,如今是长安城的功曹史,希望自己去扶风后,刘协能让王通当上县令。

        刘协现在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没有什么主见。

        一听王通是王允的族人,马上就点头答应了赵畅的请求。

        刘协现在还小,虽然已经微微露出薄情的一面。

        但王允当日是在他的面前,跳下城楼的,在加上董卓的死,王允也是功不可没。

        刘协内心很是感激王允。

        但其实赵畅就算提的不是王通,而是另外一个和王允毫无关系的人,刘协一样会答应赵畅。

        他答应了,并不等于就成了。

        朝会上,可能其他大臣提名其他人,刘协就会把答应赵畅的忘记掉。

        赵畅必须让刘协牢记,不要听信其他人。

        “皇上是想会洛阳吗?”赵畅问。

        “想,朕日日夜夜都在想。”刘协没有隐藏自己的感情。

        “皇上,董贼当初离开洛阳的时候,已经将洛阳焚毁,如今洛阳已经渺无人烟,皇上若想回去,最好要在等上三年,等庐阳城恢复后在过去。”赵畅道。

        “要这么久吗?”刘协:“朕想早点回去。”

        赵畅道:“皇上如果想早点回去,还要靠王通。”

        “为什么?”刘协的好奇心被赵畅勾了起来。

        “因为王通会造房子,如果有王通帮助皇上造房子话,只要一年,就能让洛阳恢复。”赵畅道。

        刘协道:“太好了,朕马上派他去洛阳。”

        “皇上,这可不行。”赵畅急忙拦住刘协。

        他是要王通当长安令的,可不是要王通去洛阳。

        “为什么?”刘协道。

        “皇上,这盖房子,不是一朝一夕的,先需要有钱,其次还要有人。洛阳那边的百姓之前都被董卓给杀了,现在就算派王通过去,没钱没人,他就算是神仙,也盖不了给皇上用的宫殿。”赵畅说。

        “那朕该怎么办?”刘协继续问。

        赵畅就像是一个淳厚的哥哥,道:“让王通当长安令,王通会给皇上挣钱,等挣到钱后,洛阳那边也有人了,到时候在派王通过去给皇上修建宫殿。”

        刘协听完道:“那就这样安排,明天早朝,朕就任命王通为长安令。”

        看着刘协眼中的小星星,赵畅知道,王通成为长安令,绝对没有问题了。

        刘协现在只是一个小孩,还是很容易哄的。

        赵畅出了皇宫,回到县衙,开始将各项事务交接给王通。

        也没多少东西,更多的是叮嘱王通要小心一点。

        长安城基本上,一直都是王通在打理的。

        第二天朝会上,刘协第一次主动喊道:“朕要封王通为长安令。”

        刘协的话,让下面的大臣大为吃惊。

        这是刘协第一次,主动任命臣子。

        之前是董卓说封谁就封谁,刘协完全没有话语权。

        之后是王允,王允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过他还是会向刘协禀报一声。

        后面的李傕郭汜同样不管刘协的看法。

        现在的百官,也是已经习惯互相争吵,定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人。

        很多人,今天出门的时候,还想着要如何说服对方,完全没想到,不用他们说了,刘协已经有了决定。

        如果还是董卓时代,刘协这话一出来,董卓肯定一巴掌甩过去。

        王允时代,王允也会苦口婆心劝说刘协,让刘协换一个人,换成他王允的心腹。

        但是现在,这些大臣可没有董卓的嚣张,也没有王允的功劳。

        刘协虽然是小孩,但是身份就摆在这里,这些百官可不敢当面反对。

        王通是谁?

        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

        不过很快不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

        只是一个功曹史,是王允的族人。

        很多人也就放心了。

        不过也还有一些人不甘心,喊道:“皇上三思,这王通何许人也,怎能担任长安令如此重要的职位?”

        刘协的小性子上来:“朕就是要他当长安令。”

        以前,刘协可不敢这样。

        不管是董卓,还是王允,刘协其实心底都是害怕的。

        但是现在,刘协也能感受到自己和以前不同了。

        “你们提谁,朕都不同意,长安令就是王通,除了王通谁也不行。”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3/113114/4813499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