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春晓
两人在路上一路聊东聊西,不知不觉很快就到了刘府。下了马车后刘和亲自领着公孙瓒去拜见了自己的父亲刘虞。刘虞知道这是自己儿子的同门师兄后,就把两人留下来一同吃了个晚饭。&1t;/p>
公孙瓒此时人微言轻,又没有任何功名,能和刘虞这样的汉室宗亲、大汉九卿之一的宗正大人同桌吃饭,在此时的他看来可谓是荣耀至极,因此心中对刘和的好感更深了一些。&1t;/p>
通过饭桌上观察公孙瓒的谈吐和见地,刘虞对公孙瓒的才能也是非常欣赏,连连请求公孙瓒今后在学业上多多指点刘和。受到刘宗正的亲自拜托,公孙瓒自然是感到又兴奋又惶恐,拍着胸脯一再保证会照顾好刘和,请刘虞放宽心。&1t;/p>
饭足之后,三人各自下去休息,公孙瓒则在刘和院子的客房里住了下来。&1t;/p>
一夜无话。&1t;/p>
睡了一觉后,刘和第二天日出时(5-7点,汉时还没用子丑寅卯来计时)便早早地醒了。由于春天天气还冷,青菱照常是和刘和睡在一起。虽然眼前有人暖床的日子看着还不错,但是对于知晓历史的刘和来说,他完全起不来心思去消受。&1t;/p>
因为他很清醒的知道,当今大汉看似时常有小股农民起义作乱,每次都能被镇压下去,但是不出意外的话,在两年后席卷天下的黄巾起义便会如期来临。接下来那个让无数后人津津乐道、为之神往的三国群雄时代就要到来,历史留给刘和的时间并不多了。&1t;/p>
正如刘和对卢植所说的那样,他在之前的半个月里所谋划的,并不是仅仅为了和群雄争霸,而是真真切切的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来挽救这乱世中更多的大汉百姓,为大汉开创长久的太平。&1t;/p>
因为深切了解三国的他,并不像后世那些旁观者心态那样,只顾着沉浸在三国历史的恢弘壮阔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1t;/p>
相反,他认为整个三国史简直就是大汉民族的一部毁灭史。虽然汉末人口下降不及汉朝鼎盛时期六千万的人口,但是此时至少还有五千万左右。而到了三国末期,整个大汉居然只剩下了八百万人口。短短几十年间的时间里,人口就减少了四千多万!&1t;/p>
六分之一!&1t;/p>
什么概念?!&1t;/p>
在后世那么多的时间里,还有那个朝代能让汉人遭受如此大的损失啊。单从人口锐减的比例来看,恐怕连元朝、还有近代的倭国都没做得到吧?这简直就是三国版的印第安人大灭绝!&1t;/p>
呼!&1t;/p>
刘和甩了甩脑袋,努力的不去想自己心里不着边际的想法,因为这些事情还尚未生,现在去想未免有点庸人自扰的感觉。&1t;/p>
而且,此刻他的力量还太过于弱小,他现在能够做的,只能是一步一步的去提升自己的实力。只有将来有了绝对强大的实力,他才能够实现心中的理抱负。&1t;/p>
刘和轻轻地起床,又悄悄地穿好衣服。他这么早来到院子里,是准备开始一天的晨练。&1t;/p>
之前他身体没有恢复,所以没有办法锻炼。现在他身体已然好转,最初步的计划也已经完成,心中所想的一切事宜都将会慢慢的走上正轨。&1t;/p>
晨练是他后世当兵两年时养成的习惯,都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但是刘和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后悔。他在当兵的两年里收获最大的就是学到了什么叫做“一切皆有可能”。&1t;/p>
当兵前刘和虽然家里是农村,但是父母也从来没让他干过农活,一有时间便让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一个标准的文弱书生:身高一米八三,体重一百二零,跑步跑不完三公里,俯卧撑撑不过八九个,上杠挂死猪,下杠打嘟噜。&1t;/p>
但是经过自己班长两年的认真“调教”,每天早中晚给自己“加餐”,退伍后他不仅练出了优美的肌肉线,而且身体也跟着好了很多。&1t;/p>
他现在这具身体还很弱小,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他决定从现在开始就把身体练好。他也不求将来能一个打十个什么的,至少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遇到什么突情况,就是逃跑也也能跑的快一些噻。&1t;/p>
当然了,逃跑什么的也不太好听,按照刘和的说法,这应该叫“战略性撤退”。&1t;/p>
刘和按照自己在当兵时锻炼的方法,先是做了一组预备活动,然后根据身体和年龄又趴在地上做了一组十个的俯卧撑。再之后便是绕着院子跑步一刻钟左右,跑完之后又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起等运动,最后一项便是拉伸韧带。&1t;/p>
等到刘和做完这一切之后已经是浑身大汗淋漓,天空也已经明亮了起来。小院东方一缕春光洒入,打落在院子里一颗长得高大的桃树之上。树上鸟鸣阵阵,树下落花缤纷。此时刘和不由得想起来了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写的那篇名作,开口低吟道:&1t;/p>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1t;/p>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t;/p>
一诗念毕,刘和的心中突然间涌动出一股莫名的伤感之情。伤春悲秋,那种穿越时空的孤单寂寞,不由得让刘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1t;/p>
“啪、啪、啪……”&1t;/p>
“真是一好诗,没想到师弟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文采,愚兄不及也!只是何故如此叹气呢?”&1t;/p>
公孙瓒刚刚睡醒起床出门,刚好听到刘和在念这诗,联系当前良辰美景,自是感觉贴切无比。然而又听到刘和无故叹息之声,便忍不住上前问道。&1t;/p>
“倒是打扰伯珪师兄了!小弟无他,伤春悲秋耳。”刘和收拾了一下心头的思绪,转头看到公孙瓒笑道。&1t;/p>
“哪里的话,是我叨扰师弟了。哦,对了,愚兄刚才见你在做一些很是奇怪的动作,敢问师弟这可是什么炼体的法门吗?”&1t;/p>
公孙瓒出门只是恰好看到刘和正在按照后世的方法拉伸筋骨,他本身就是一个练家子,所以一看便大致明白了个中*功用,此时问刘和,不过是想得到确认而已。&1t;/p>
刘和笑了笑道:“伯珪师兄当真是慧眼识珠,这是我偶然间得到的一门拉伸筋骨的方法,是用来增长身体的柔韧度的。”&1t;/p>
刘和当然不会说自己的锻炼方法是差不多两千年后的,因为这样说了不但没人相信,还会被认为是不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说胡话呢。&1t;/p>
同样的,虽然公孙瓒误以为这春晓出自他之手,但是又怎么解释呢?如果说是别人写的,那是谁呢?人在哪呢?&1t;/p>
由于今天两人还要一起去上学,刘和扯了扯黏在身上的衣服向公孙瓒告罪道:“伯珪师兄还请稍等,待小弟去沐浴一番,我们再一起去卢府。”&1t;/p>
“无碍无碍,愚兄候着便是。”公孙瓒到底是一员文武双全之将,对于诗赋也是颇为喜爱,此时还眯着眼睛沉浸在刚刚刘和所默念的那《春晓》之中,便随意的摆了摆手道。&1t;/p>
刘和回到屋里时,青菱和明月已经起来了,两人早早地就看到了刘和在外边大汗淋漓的锻炼身体。作为一个丫鬟,她们很默契地没有去问刘和在干什么。她们两人都是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到了刘府,在这样的汉室宗亲的大府里面,她们深深地知道很多时候知道的太多可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两人只是默默地准备好了刘和换洗的衣物和沐浴用的热水,在卧室里等着刘和回来换洗。&1t;/p>
看到两人准备好了这一切,刘和心里大呼当主人的感觉真好,这简直就是他在后世所谓的一些高级会所才能享受到的待遇。虽然刘和觉得那样有点腐*败的感觉,但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他更多的感到的是羡慕。想不到在后世身份低微的他,现在也能享受享受有钱有势的人的待遇了。&1t;/p>
浴室里,木质的格帘后面一个楠木做成的浴桶里散着茵温的热气,清澈的水面上漂着一瓣瓣花瓣,时不时还漂出一股清淡的香气。随着“扑通”一声响,水面打破了平静,一瓣瓣花瓣便顺着水涡绕着一个略显白皙瘦削的肩膀旋转起来。&1t;/p>
这些花瓣并不单纯是为了所谓的香气,刘和也是在这里生活了半个多月之后才了解到,这是古人没有后世沐浴露之类洗澡的东西,这些花瓣呈碱性,泡在水里可以洗去皮肤上的油腻。&1t;/p>
&1t;/p>
注:古代直到《南齐书?天文志》才开始有子时、丑时、亥时等十二时辰的时称。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1t;/p>
&1t;/p>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3/113040/4813344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