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拭墓以待之金陵帝王 > 第15章 金陵王气

第15章 金陵王气


“不是吧?”几人齐齐朝外看去,那连绵不断的葱茏的远山给了他们无限的遐想。

        万穹宇看着林琅天震惊的表情继续道:“最先对金陵王气产生恐惧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威王熊商。23oo年前,一代枭雄楚威王当上了一国之王,为了成就千秋霸业,他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国势一天天强盛起来。

        这一年,楚王率军攻越,楚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越军则不堪一击,一溃千里,楚国猩红的军旗最终插到了秦淮河畔越城的城楼上。

        楚王一到南京,见这里西有长江天堑,东有钟山屏护,不但风景优美,更是少见的险要之地。他深感南京地位举足轻重,便有了在石头山(今清凉山,当时还是钟山的一部分)新建一座城邑的想法。可是他站在狮子山头左看右看,越看越觉着这里的地气有些异常。

        楚王叫来身后的方士,问他:“这地方风景虽好,地势也不错,可本王觉着周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气势,你感觉呢?”

        方士回答:“大王英明!大王请看,东面的山峰紫气升腾,霞光隐现,这是王者都邑之气啊。大王如果在此筑城,恐怕会对楚国国运不利。”

        楚王这时恍然大悟:“这可如何是好?不过,此地位置十分险要,不在此筑城实在是太可惜了。有没有什么化解之法呀?”

        方士找来巫师算了一卦,结论是只要在石头山新建的城下埋藏黄金,再为新城取名金陵,这样便能镇压住此地王气,可保日后这里不出帝王。

        于是,比越城的土坞更胜一筹的金陵新城在山水的环抱中耸立起来,它凭藉天险,攻守自如,在山水葱郁的浩荡灵气中显得格外的不同凡响。南京从此被称为金陵邑,钟山也被称为金陵山。

        同时,为了防止金陵山移到别处,楚威王还下令掘了一条河,命名为锁金溪。后来,这条锁金溪附近逐渐有了村落,被叫做锁金村了。为什么在城下埋藏黄金便能镇压住王气?

        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看,根据上古神书《河图》、《洛书》及先天八卦图记载,古南京所在的扬州地处中国的南方,与荆州在五行上都属火。

        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中,火能克金,如果将古南京的地气属性调整为金,便可以利用扬州火的属性克制金陵金的属性,古南京的地气便会因此得以削弱。这样,对楚国的国运就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伤了。

        可惜的是,此法治标不治本,楚国强大兴盛了一段时间后也难逃灭国之祸。

        1oo多年后,又一个更强大的皇帝——秦始皇嬴政领导他的大军,以席卷天下的气势横扫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

        有些丰功伟业的秦始皇踌躇满志,以为天下形胜唯有黄河之险、崤函之固,只要销天下所有兵器,迁六国豪强于关内,便可以掌控天下,使秦的铁桶基业万世不颓。

        谁能想到,有关“金陵王气”的消息还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于是南京生了关于王气的第二次风水事件。秦始皇心想:“你楚威王可以埋金镇王气,让楚国国运延长了1oo多年,我也同样有办法,我要把那里的王气全部泄掉,让它统统随水流走!”

        秦始皇决定:一要凿方山,断长陇,引来宝华山和东庐山的两股河水,在方山脚下汇成秦淮河,将金陵的王气冲刷到长江里自然流泄掉;二,要在王气充盛的钟山里埋藏大量金人等宝物,来镇压王气,以达到“厌胜”的目的。

        什么是厌胜?就是用金器、铁器、玉器建塔、埋腊鹅、堆土山等多种方法来镇住地气,使它难以同人生感应。不过,还有传闻说秦始皇并没有真的埋金,而只是假装在山中埋金,他在金陵岗上竖了块石碑,上刻:“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

        秦始皇心里说:“谁想要黄金宝物谁就去挖吧,等你们把东西南北所有的山挖遍了,金陵的龙脉挖断了,王气也就让你们金陵人自己给废掉了。”

        然后,秦始皇恐怕金陵王气泄得不够彻底,又把金光闪耀的金陵邑改为堆放军马草料的秣陵县,连财气也不让它留下。

        由无比尊贵的“金”到低贱卑微的“秣”,这不是有意贬低古南京吗?秦始皇也许早忘了,他的祖先当年也曾为周天子养过马呢。

        先不说这一王一帝的做法到底对“金陵王气”镇了多少,泄了多少,倒是他们自己却没得到什么好下场:楚威王在金陵埋金后只活了五年;秦始皇下令泄王气后在返回咸阳的路上就得病死了。

        随着对“金陵王气”愤愤不平的两代帝王先后辞世,5oo年后金陵最终还是出了位天子,那就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帝孙权。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建立了吴国,但他权衡再三还是把都城设在了南京,成为第一个把都城建在这里的帝王。

        从此以后,金陵的王气一而不可收拾,后来的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也纷纷以“金陵王气”为天命来定都金陵,这就是南京有“六朝古都”之说的由来。

        殊不知,王气并非推迟了5oo年,而是8oo年,天子也并非东吴孙权,而是陈国后主。”

        语不惊人死不休,万穹宇的高谈阔论(陈枫等人对于他的博学可是五体投地)又一次的颠覆了他们的常识,林琅天结巴道:“陈叔宝...在历史上不...不是有名的昏君吗?”

        “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这是有明确的历史记载的。”陈枫也附和道。

        万穹宇嗤笑一声:“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真正地史实又有几人清楚?”

        “那你就知道吗?”林琅天不依不饶道。万穹宇嘴角带着神秘笑容,言语虽轻,却带着无比震撼。

        “如果说我知道呢?”

        (本章完)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2/112404/4811972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