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刘秀君临天下 > 96、 斩苗曾

96、 斩苗曾


readx();        这就是刘秀,慎思敏行,考虑问题深入、细致、周密,而一旦拿定主意,立即就干。

        刘秀从此对耿弇的信任一生未改,而耿弇对刘秀也赤胆忠诚,至死不渝。

        在我国封建社会,在纷纭复杂、尔虞我诈的政治军事斗争中,这种君臣之间相知相守的感情融合是极其罕

        见的。

        刘、耿之间的这种信任和忠诚很典型,集中体现了刘秀为人处世的风范,说明了刘秀为什么粉丝这么多的

        原因,也告诉人们:

        君子能走多远。

        趁着耿弇、吴汉出差,我们不妨多说几句。

        具体地说吧,刘秀之所以终其一生对耿弇和他的老爸耿况信任不改,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耿弇爷儿俩对刘秀超级忠诚,这是最重要的。

        这爷儿俩都是未曾谋面就慕名崇拜刘秀的。

        儿子崇尚刘秀的德才,放弃优裕的生活,甘冒生命危险、甘受颠簸之苦追随刘秀。

        老爸也不简单,为了帮助儿子实现追星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为了帮助刘秀,把自己的政治前途乃至于身家

        性命放在一边,联合渔阳太守彭宠,在关键时候给与刘秀宝贵的支持。

        大家要知道,当时的刘秀,除了满身的德才和崇高的声望一无所有,同时,他还在更始王朝受尽排挤。

        要知道,耿家这爷儿俩在上谷发兵归顺刘秀时,王郎的势力还十分强大。也就是说,在河北,在很多人看

        来,王郎才是刘氏宗室的真命天子。

        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要不是出于一种超级忠诚,正当着高干的这爷儿俩不可能这么干。

        二是耿家爷儿俩都是太有才了!

        耿弇的年轻有为、大智大勇、才华横溢,我们已经见识过了,他老爸耿况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老耿是个大儒,在中央和地方都工作过,历经数朝,官至地方大员、封疆大吏(上谷郡太守)。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我们认为,他的才干就集中体现在对复杂时局的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和成功操

        持上。

        他知人善任,重视和提拔下属寇恂,对还是黄口孺子的儿子耿弇言听计从,除了对刘汉的忠诚,自然还有

        对时局和这两个年轻人的深刻认识和充分信任。

        至于他在乱世中经略一方的才干,我们在下面一起说。

        三是这爷儿俩对刘秀独立发展的功劳很大。

        他们征调上谷突骑,为刘秀消灭王郎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久,小耿再上上谷,还有上佳的表现。

        就在不久前,小耿、寇恂率上谷突骑南下投奔刘秀时,老耿在上谷也没有闲着。

        那边刘秀在跟王郎对打时,更始王朝早就开始做钳制刘秀的各项工作了,派出使者来到幽州代郡,找到太

        守赵永征兵。

        老耿利用自己与赵永的朋友关系,极力劝阻赵,并且成功地鼓动他南下归顺刘秀。

        (时更始征代郡太守赵永,而况劝永不应召,令诣于光武。)

        赵永南下,找到刘秀表示归顺。

        可当赵永受刘秀指派返回代郡继续工作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他的部属张晔据城叛变!

        于是,老耿一面安排小儿子耿舒直接保护和帮助赵永,一面找来匈奴、乌桓兵。

        顺便说一下,这时候,耿舒已经被刘秀任命为胡服将军。

        耿况、耿舒爷儿俩部署一战而破代城,帮助赵永夺回了自己的领地。

        (永乃得复郡。)

        这样,代郡继上谷、渔阳之后,成为刘秀忠诚而可靠的战略根据地。

        远在长安的更始王朝虽然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只好抓紧对刘秀下狠手。

        这还不算,耿家爷儿们的另一个大功,就是打败五校地方武装,保障了上谷一带的社会政治安定。

        五校军有20多万之众,趁着上谷精兵南下支援刘秀的时候,经常来上谷骚扰。

        耿况、耿舒父子率兵,时分时合迎敌,连战连胜,打得他们难以在上谷立足,只好溃走。

        (时五校贼二十余万北寇上谷,况与舒连击破之,贼皆退走。)

        所以,在老耿的主持下,上谷一带成为刘秀的十分巩固和可靠的根据地,在刘秀平定河北的战略布局中发

        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那么,更始要对刘秀下手,自然不会放过这里。

        这就有了我们前面说的,更始直接向幽州及上谷、渔阳两郡派遣干部。

        但是,更始王朝的“劣币”们并不懂得,或者懂得但并不能改变这个道理:

        乱世之中,说话是要靠实力的。

        我们就赶紧看下去吧。

        面对更始多管齐下的钳制动作,刘秀决定打出政治军事的组合拳,即:政治攻略和军事杀伐齐头并进,抗

        命更始王朝和剿平地方武装同时进行。

        他觉得自己有这个智慧,现在也有这个实力了!

        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编和扩充军队,我们以后再说。

        因为,耿弇、吴汉已经出差上路了,他俩马上就有精彩表现,我们不能错过。

        在得知刘秀派耿弇、吴汉北上征兵的时候,刚刚被更始任命为幽州牧的苗曾密令各郡:不准发兵!

        吴汉与耿弇分头行动。

        吴汉认为,苗曾既然把工作做到这个份儿上,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只有先直接找他了。

        吴汉直奔幽州州治无终城(今河北蓟县附近),去找苗省长。

        由于这时候更始王朝已经到了晚期,加之体制机制原因,它从干部队伍中已经派不出“良币”了。

        也就是说,苗曾之流,实在拿不出手。

        你看。

        苗曾听说吴汉来了,以为他肯定猝不及防,就想设个圈套把他拿下。

        他精心布了个局,陈设重兵,打算把吴汉引进局里,再擒而斩之。

        他料到吴汉初来,不可能带很多人,也不可能立即就有什么行动,打他个措手不及还是可以的。

        为了把戏演好,表示自己的坦诚,使吴汉乖乖地入套儿,苗省长还摆出一副官架子,亲自出城迎接。

        吴汉仅率20名精骑。

        吴汉总是认为,演好戏不一定都要很多人。

        无终城外,吴汉与前来迎接的苗曾见面。

        双方刚照面,吴汉立即下令随从的骑士把苗拿下,就地斩首。

        苗的随从和守城的将士震惊得张口结舌。

        吴汉的动作很迅速、很连贯,随即指挥手下冲进城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关键人物和关键部位。

        (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挥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

        吴汉这次几乎是独创虎穴了,他的这一行动如此生猛、如此突然,又如此成功,成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无终及其周边的城邑乖乖就范。

        几乎就在吴汉出手的同时,耿弇也很快来到老家上谷。

        他象跟吴汉商量好了似的,办起事儿来毫不啰嗦、干脆利落。

        一天,他亲率轻骑找到更始刚刚任命的上谷太守韦顺和渔阳太守蔡充,不由分说,就地斩首,简直就是吴

        汉杀苗曾的复制和翻版。

        耿弇、吴汉的举动震惊了整个幽州一带,对刘秀心有所属的干部群众兴高采烈,对王郎、更始抱有幻想的

        人则惊惧慑服。

        于是,耿、吴哥儿俩顺利地征调幽州各郡的精兵铁骑,迅速南下向刘秀复命。

        好了,再也没有什么要遮遮掩掩的了,干活吧!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0/10835/62024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