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水漫泗州城 > 第四十六章 议授先锋印 一

第四十六章 议授先锋印 一


(小说.b。更新)水漫泗州城46:更新时间:24-4-2:26:44。第四十六章议授先锋印小。。更

        闲言少叙,书接上章。75279

        话说客氏为了让儿子侯兴国建功立业,梦想将来与魏忠贤侄儿魏良卿争夺太子之位而奠定基础。逼魏忠贤为她儿子侯兴国、胞弟客光先加封晋级。

        迫于无奈,魏忠贤想了一个万全之策,决定以摆擂台比武,争夺先锋印。这样,才说服了客氏,摆脱了她的纠缠。客氏呢,也知道儿子侯兴国这几年拜师学艺,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本领,对侯兴国抱有很大的希望。

        这时,太监小安子、小乐子已陪魏良卿侍卫罗凡吃过午饭。当下,小乐子负责收拾碗筷,小安子则陪着罗凡来到魏忠贤和客氏跟前。

        魏忠贤抬眼打量罗凡片刻,见他吃得红光满面,抬手指着对面的椅子说:“罗壮士请坐下说话。”

        “谢九千岁。”罗凡跨前几步,在椅子上坐下来。

        这时,小安子沏好几杯茶端过来,摆在他们身旁的茶几上。

        坐了一会,罗凡忍不住问:“九千岁,在下要回泗州城,您是否写个回信,让周知府和指挥使作好心理准备。”

        魏忠贤不假思索说:“回信就不用写了,你只负责传本宫的口谕即可。你通知泗州知府周应秋、指挥使魏良卿,要他们保护好城池,本宫会早日调兵遣将,前往泗州城,兵伐朱家庄。另外,如果江南总督袁可立,率众先到泗州城,让他们按兵不动,等朝廷大军到达后再行动。”

        “既然这样,在下告辞。”罗凡站起身,向魏忠贤、客氏抱一下拳,告辞而去。

        罗凡走后,客氏不失时机追问:“大总管,要是选拔先锋官一事,尘埃落定之后,您准备派多少大军?哪个大将为帅?去泗州城朱家庄平叛?”

        “这件事现在说,为时尚早。等明天早朝时,群臣共同商议再作决定。”魏忠贤岔开话题,吩咐小安子,“你去宫里将大内高手陆华叫来一趟。”

        “奴才遵令!”小安子应声而去。

        过了一炷香时间,大内高手陆华随太监小安子来到客厅内。只见陆华单膝跪地,抱拳施礼:“奴才陆华参见大总管!”

        “好,起来说话。”魏忠贤挥了挥手。

        “谢大总管!”陆华站起身,继续问,“不知大总管叫在下来此有何吩咐?”

        “是这样的,你备三匹战马,去客夫人老家,将侯兴国和客光先带进京,本宫有用他们之处。”魏忠贤吩咐道,“速度越快越好。”转脸问客氏,“从京城到你们老家,来回要多少路程?”

        客氏屈指计算一下,微微一笑说:“来回有四百里路程,沿途不耽搁,有二至三天即可。”

        “嗯,你将详细地址和路线图写清楚,让陆华带着,这样按路线行走,就不会峰回路转,少耽误时间了。”魏忠贤向客氏做个手势。

        客氏心领神会,站起身去了内室。大约过去两袋烟时间,客氏从内室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和一个小包裹,交给陆华:“这张纸上绘有路线图和我老家详细地址,你按路线行走,就不会走弯路。这一个小包裹,是我多年积攒的私房钱,你将它带着,给一半给侯巴儿(侯二),他是我的老公。这些年与他分居两地,我没照顾他们,这点钱作为我补偿他们的良心债。另一半给我娘家父母,他们生我一场不易,我远离家乡,不能敬孝道,这点钱给他们养老送终吧!”

        “好的,夫人放心,我一定将此物带到,并安慰他们一番。”陆华接过包裹和路线图,将包裹背在肩头,又看了一会路线图,折叠好揣进怀里。然后,向魏忠贤、客氏抱一下拳,“大总管、夫人,在下告辞。”

        大内高手出离客厅后,魏忠贤与客氏边喝茶边谈话。小安子、小乐子收拾桌上碗筷,洗刷干净,又将室内外打扫一遍,然后留在室外放哨。

        太阳渐渐落山了,小鸟一群群从天空飞过,寻找栖身之处。又是一阵过去,天已黑了下来。各个宫殿里已亮起了宫灯,将整个皇宫照得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此时,客氏起身,系好围裙,为魏忠贤张罗晚餐,此事按下不表。

        翌日早晨,在奉天殿门前,已聚集不少朝廷大臣。他们每天按部就班,来奉天殿上朝,参与讨论国家大事。

        自从工部尚书吴淳夫、顾命元臣霍维华蒙冤受屈,被处死之后,群臣们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朝廷中事。为了明哲保身,就是在朝堂上,有些大臣也不多言,大事小事,顺着魏忠贤的意图而决定。成了虾子过河随大流,人云亦云。

        首辅大臣顾秉谦,自从前段时间为吴淳夫、霍维华一案,遭到魏忠贤的冷眼旁观,情绪低落好多天。幸亏他头脑灵活,想了一个万全之策,甘愿做魏忠贤的干儿子,才使他扭转被动局面。于是,魏忠贤对他的信耐度,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朝廷中的大事、小事,包括全国各地送上来的奏折,都要经过他之手审批后,再上报给魏忠贤签名画押。

        人常说:“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顾秉谦甘愿做魏忠贤干儿子一事,朝廷中已有不少大臣知道这件事。大臣们碍于阉党的鹰犬较多,处处受到东厂厂卫监视和偷听,他们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这件事。有时在背地里嘀咕几声,便迅速分开,避免引火烧身。

        今天早晨,先到奉天殿门前的大臣,凑到一起。开始时,只是互相问好,算是对彼此间的尊重。但时间长了,他们免不了谈些国事。

        这时,顺天府丞刘志选来到顾秉谦、魏广微跟前,抱一下拳:“二位阁老,每天都早到,这种典范是值得群臣敬仰的。”

        魏广微抱拳还礼:“府丞大人过奖了;要说典范嘛,府丞大人是个侥侥者,才是我们群臣的凯模。”

        “哎!阁老是抬举刘某了。”顺天府丞刘志选淡然一笑,“其实,每个大臣都有自己的责职,分工不同而已。对了,现在地方上是否有要事发生?”

        首辅大臣顾秉谦摇了摇头:“现在各省、各州县,没有重要奏折上报。”

        “那边关上是否有事?”顺天府丞刘志选又问。

        “边关上如果吃紧,战报首先要到兵部。刘大人为官这么多年,不是不知道这个规矩。”顾秉谦显得不耐烦,觉得刘志选没话找话说,多此一举。

        正值这时,兵部尚书崔呈秀走过来,向顾秉谦、魏广微、刘志选报一下拳:“三位大人又谈什么头等大事呀?”

        顾秉谦微微一笑说:“刘大人问顾某地方上是否有要事发生,我说暂时没看到相关的奏折。至于边关之事,只有兵部才知道。”

        “崔尚书,不知边关是否吃紧?刘某虽然不管军队之事,但也想知道战事情况。”刘志选目光移到崔呈秀的脸上,“这叫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崔呈秀听后,微微点一下头:“佩服!佩服!府丞大人心系国家的安危,让人赞叹不已。可是,崔某暂时还没收到边关战报,让府丞大人失望了。”

        水漫泗州城46: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0/10607/6149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