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水漫泗州城 > 第三十一章 总督府求援 九

第三十一章 总督府求援 九


(小说.b。更新)水漫泗州城3:更新时间:23-2-62:59:49。两人环视一周,转身往回走。他俩刚到帐篷前,只见一支巡逻队走了过来。一名小头目打量他俩一会问:“有没有发现情况?”小。.新

        “回头儿话,这里非常平安,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其中一名岗哨回答。633647

        “是吗?”小头目借着月光,审视两名岗哨一眼,不相信的摇摇头,“我看未必吧?刚才你俩去西边干嘛?”

        “噢!头儿是为这事怀疑啊?”一名岗哨瞅一眼小头目那张疑窦丛生的脸,心中略显不快,即忙解释说,“是这样的,刚才有只兔子从草地里窜过,我们放心不下,去那里复查一遍,兔子已经跑远了,便重心返回。”

        “是啊头儿!我们是尽心竭力的,直到没事才放下心来。”另一名岗哨随之附和,“您放心,如果发现情况,我们首先是发信号,吹响牛角号,求助援兵。”

        “没事就好。”小头目移开目光,叮嘱道,“有事立即发信号。“

        “小的遵令!”两名岗哨点头哈腰,异口同声。

        “好啦!你们继续警戒。”小头目向西边开阔地观察着,又侧耳细听一会,直到觉得没问题,才向众兵丁挥一下手,“再向前行,乃是南门的防区,不关我们的事。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返回巡逻!”

        说着,领着巡逻队员向东巡视。

        两名岗哨望着渐渐远去的巡逻队员背影,心中十分不快,其中一名岗哨嗤之以鼻,吹胡子瞪眼睛道:“啊呸!他妈的什么东西,一个小头儿就觉得了不起,跟大官一样,训起人来不留半点余地。”

        “狗崽子,自不量力,你是谁呀?”另一名岗哨也愤愤不平,挥一下手,“走,我们进帐篷内喝茶去。奶奶的,骑在老子头上撒尿拉屎没门!”

        那名岗哨气咻咻的骂着,拉着同伙的胳膊进入帐篷内。”

        岗哨和巡逻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被伏在草丛里的李广胜看得清楚,听得分明。他见巡逻队走远后,两名岗哨又进了帐篷内,心中窃喜,难以言喻。他趁此机会,提着刀,匍匐前进,如蛇游一样快,所过之处,草丛内发出唦唦声。

        却说润州城内,防守半夜一天的兵丁,不见李广胜返回,一个个显得焦躁不安。知府田春秀、指挥使宋安和汪师爷,也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们昼夜坚守在岗位上,查岗、观察城外的动向,就是风吹草动,他们的目光都要认真观看,就连蛛丝马迹也不放过。

        从半夜等到天亮,从白天又等到天黑。全体官兵,就像在油锅里煎熬一样难受。他们期盼着李广胜回来,能给自己带来好消息。可是,望眼欲穿,仍然李大刀踪影。

        有时,他们静静观察,有时就目前之事议论一番:

        汪师爷望着城外的帐篷和监视严密的扬州官兵,忧心忡忡,叹息连声:“唉!不知李大刀这一次金陵之行,能否安全返回到润州?”

        田春秀接过话茬:“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看李大刀能闯过重围,就有能力闯回来。至于能否搬来救兵,你我说了都没用。等李大刀回来,一切就真相大白。指挥使,天黑已不早了,我们何不沿北门的城楼,向西门检查一番?一来对每一个看守点叮嘱一番,要他们加强警戒和观察,二来观察一下对面敌军的防守情况?所谓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啊!”

        “也好!这一夜是关键时刻,不能放松警惕。”指挥使宋安将防守事务向大小头目交代一番,携同田春秀、汪师爷和几名将领,沿着城墙向西检査。

        他们每到一个伏击点,都要反复叮嘱一番,观察一会,才向下一个伏击点。当他们到达西北角时,站在女儿墙内,向外观察有一袋烟时间,才由西城墙折向南去。直到西城门,与守城主将花斑虎史永达、金钱豹朱友军会合一处。指挥使宋安问一些有关防守情况,二将一一作了汇报。

        接下来,众将一起随着知府田春秀、汪师爷和指挥使宋安,沿城楼继续向南行驶,渐渐的,已到西南角最后一个看守点。指挥使宋安问小头目:“你们在此守卫,有何发现?”

        “回指挥使话,我们从前天后半夜守到天亮,又从白天守到今天晚上,吃喝拉撒,轮流换班,从没有简断对城外的观察。”小头恭恭敬敬、如实回答。”

        就在这时,一名兵丁提醒道:“指挥使,您听,城墙下十几丈外草丛在晃动,好像有唦唦之声。”

        经那名兵丁提醒,所有在场人都屏气凝神,向下观看。果真发现城墙下十几丈开外发出唦唦声,速度较快,成一条直线向城根行来。众人不知何物,有的搭弓准备放箭。

        另一名兵丁猜测道:“有可能是野猪、或者其它野兽闯过到这里来呢?”

        “不可能,这里人烟繁多,不靠荒山野林,哪有野兽出入?”小头目加以否定,思忖一会说,“也许是哪个村庄里,农户圈养的猪逃了出来,大有可能。”

        那城外草丛中的东西,听到人们的议论,好像很有灵性,竟然停止前进。城墙上的众人全神贯注,目光紧盯在一个焦点上。

        正值人们疑窦丛生之际,草丛中被人们误认为是动物的东西,忽然站起身,撒腿向城根跑来。人们见此,恍然大悟。

        有几名兵丁弓拉如满月,亟待放箭时,指挥使宋安挥手制止:“不准盲目行动,仔细看一下那人是谁?再作打算。”

        那些兵丁闻令,不敢轻举妄动。但弓箭仍然拿在手里,目光随着人影前行而移动。时间不大,人影已经跑到城墙下。那身影,人们越来越觉得眼熟。

        那名小头目惊喜若狂,指着城下人影,对众人说:“诸位,那条人影可能是李将军。”

        经小头目提醒,人们似乎如梦方醒,一个个伏在女儿墙边缘,向下观看。指挥使宋安双手做成喇叭口状,放到嘴边,向下低声喊道:“喂!下面可是李将军吗?”

        大刀李广胜见城墙上伸出一个个人头来,又听到指挥使宋安喊话,心中甚喜,仰起头,双手捂到嘴上,做成喇叭形:“我是李广胜,我回来啦!快通知兵丁放城门,让我进去。”

        “城门就不用放了,我们已经准备好箩筐,用绳索将你扯上城墙即可。你稍等片刻,但要注意是否有敌兵跟踪?”指挥使宋安一阵欣喜,立即吩咐兵丁,“快放下箩筐。上扯时,要注意安全,不能让李将军在半空中跌落下去。”

        “属下遵令!”负责放箩筐的几名兵丁,不敢怠慢,迅速将箩筐放下去。

        时间不大,箩筐已放到地面上,李广胜爬进筐里,一手提着大砍刀,一手抓住绳索,抖动几下,冲上面喊道:“我已经准备就绪,快向上扯绳。”

        在城墙上的人们听得清楚,知府田春秀催促道:“快扯绳,多一分速度,李将军就多一分安全。”

        兵丁们不敢怠慢,边向上扯绳、边轻声打着哨子:“一二、一二”

        负责警戒的兵丁,手里握着弓箭,弓拉如满月,箭头指向城外的草丛中。

        时间不大,李广胜已被兵丁扯到城墙上。惊喜交集,与知府、指挥使、汪师爷和众将领一一拥抱。好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彼此的眼里,都噙满了泪水。

        知府田春秀迫不及待问:“李将军,你去金陵一趟,怎么到现在才回来?让我们为你的安全担惊受怕。快说说,姓袁的答应派援兵了吗?”

        “答应了,援兵什么时候能到说不准?”大刀李广胜将金陵之行、及回来时的前后经过作了详细说明。最后说,“田知府、指挥使,你们联名上奏弹劾姓袁的,乃是明智之举。人常说:‘耳不听,气不生,眼不见,心不烦。’从这次总督府见到他,才领略到他那怪脾气,实在让人生厌。”

        “好啦!只要他答应出兵,润州城就有望可救。我想,姓袁的不是布衣百姓,也不是市井小人,他是响当当的朝廷大员,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会出尔反尔的。我们呢,耐心等待,安心防守,要不了三五天,援兵一定会到达的。那时,我们兵合一处,将打一家,来个前后夹击,敌军会大败输亏,甚至是全军覆灭。”指挥使宋安首先对李广胜安慰一番,接着陈述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并对防守任务向将领们和大小头目作了安排。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水漫泗州城3: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0/10607/61494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